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42章 “固若金汤”[第2页/共4页]

“大统制!我三镇新军都已经安插到位了!”

(本章完)

朝鲜国和倭国互市的港口,就是釜山。

李成梁也不是没想过武力夺回登州港,但是东南军方在登州四周修建了很多棱堡,李成梁看到这些棱堡就胆战心惊,始终也不敢攻打登州。

而李成梁的职位是明廷的新军大臣,兵部尚书,都督山东军政诸事。

前提天然是明廷撤去陈以勤这个河南巡抚,让他李成梁总领河南军民两政。

凡是事都有两面性,在朝者就是挥动一把双刃剑,在杀敌的时候也有能够伤到本身。

李成梁执掌三镇新军以后,也不避讳汲引本身的儿子,他也仿效东南设置参谋处,将本身的儿子李如松调任到身边,担负参谋处长。

这些日子,李成梁在山东除了民政上的作为以外,也在山东南部修建了一些近似大沽棱堡的修建。

李成梁奏请明廷在莱州制作海港,并且练习海军,在这里和朝鲜通航。

釜山是间隔倭国比来的港口,当年蒙元从朝鲜征讨倭国的时候,就是从釜山渡海登岸对马岛,然后遭受了“神风”而失利的。

公然在张居正身后,明廷的吏治更快的滑落,仅仅是财务支出的增加,反而是减轻了朝廷对百姓的剥削。

李成梁固然不信赖苏泽就靠着第五旅就要北伐,但是在大沽之战中被打怕了的他,还是谨慎的拉着明廷新军开端设防。

“这不是功德吗?李成梁若不是怕了我们,能缩进龟壳里去吗?”

但并不是任何海边的都会,都合适成为海港的。

他发明李舜臣东渡朝鲜的莱州,也是一个合适制作港口的处所。

鱼台县和沛县相望,邹县则是徐州北上的要道,李成梁在这条防地上建立了诸多的棱堡,并且建立了一起烽火台。

在苏泽穿越前的汗青时候线上,张居正归天不到半年,他所创办的新法就被颠覆,固然一条鞭法保存了下来,但是最核心的考成法却立即被废。

李成梁亲身前去鱼台,巡查了鱼台的棱堡以后,又在鱼台召开了集会。

陈璘苦着脸说道:“多数督,这李成梁是铁了心要当缩头乌龟。”

朝鲜在十五世纪就在釜山设置了倭馆,在釜山和倭国做买卖,趁着倭海内哄也赚了一笔。

理所当然的,李成梁将山东的老旧兵器搜刮了一番,一股脑儿的运到了釜山,卖给了倭国大名的贩子。

徐州北上另有一条线路,那就是沿着泗水向西,突入河南地界。

苏泽看着明廷的防地,反倒是笑着说道:

张居正也顾忌李成梁在山东的权势收缩,却因为火线局势只能支撑李成梁。

但是很快李成梁就发明,朝鲜是个穷国。

战役是政治的持续,苏泽挑选在这个时候来徐州批示第五旅,是为了在秋收的时候给明廷压力。

朝鲜独一能够出口明廷的货色就是粮食,另有一些高丽参珍珠之类的豪侈品,这个国度就和没有实施新政前的明廷一样,封闭又掉队,内部斗争还很狠恶。

毕竟明廷已经有成熟的官僚体制了,大部分时候都能自我运转。

固然不如登州港口前提好,但是李舜臣用渔船都能前去东渡朝鲜,在莱州制作船只通航朝鲜还是很便利的。

在带领新军毁灭了梁山的叛逆以后,李成梁在山东非常放肆了一段时候。

这些题目,都在东南这个强大的仇敌面前临时压抑了下去。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