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粮食[第2页/共2页]
“公子甚么来不及了,现在不恰是夏粮的征收时候吗?普通环境下这时候收买的代价都是低于平时的粮价的,应当来得及的。”乔峙对万俟阳的话有些搞不懂。
至于这地契嘛,万俟阳感觉先拿一部分给冯青柏,这也算是引蛇出洞,而明天还要让他冯青柏找一些粮商来收买粮食的,正说出门去找冯青柏,这时闻声司琪儿叫他,“公子,你又要出门吗?”
“乔峙,我给你二万两银票,你去汇集粮食,都存在租来的堆栈里,详细如何操纵你去办便能够了,需求人能够招临时的,给人为,当然需求招诚恳一点的,堆栈也需求日夜保卫,如果花光了钱再找我支取,别的我明天也会在商行里收买的,别的一件事,你派李常他们中的一人去城南外三十里地马家堡里找一名叫马成龙的人,让他收买他们村庄四周的粮食,代价比市场价高一两CD能够,但必须在六天以内运到城内堆栈。另有堆栈必然要防潮,多找些生石灰和炭,这两天有些阴,下雨倒是不太能够。抓紧时候办吧!一会山熊随我畴昔拿钱。”
“明天官府公布了书记是不是反应很大?”万俟阳全部下午都没有出去以是也不晓得都城里的环境。
当然乔峙也已经免疫了,当瞥见大师这个神采也是一笑而过,只不过他坐在轮椅上本身进后院时对几人慎重地讲道:“你们都闻声公子的话了吧,谁也不准在内里讲一个字,晓得嘛!”讲完就进了后院去叮咛几人做事了!
万俟阳下午的俄然发神经就决定了全部都城的粮食代价颠簸,实在万俟阳也是留下了一半作为都城浅显人家的耗损,官宦和富朱紫家都是有存余的粮食,以是根基上收上来的粮食都是新粮,而在万俟阳的影象里有一篇关于明朝中前期的经济概述里是如许讲的,完整概括了这段期间的社会经济和群众的支出环境:“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食货五。“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史》,志第五十四食货二。“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获得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万俟阳一看恰好本身就不必再跑一下了,“你回家后把你哥叫过来,我有事找他,我恰好便能够不出门了,你没事有空就过来找小妹吧!”
不过在这个期间一两黄金差未几能兑换十二两摆布了,在本地地区还能高一点。万俟阳终究认识到他的那些黄金才是真副本身的秘闻,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