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博望苑[第2页/共3页]
“有种田的农夫,有做木工的匠人,有四海为家的剑客。”闻笔偷偷看一眼太子,太子瞪一眼闻笔,不准再说。闻笔刹时决定把他的猜想也说出来,“奴婢感觉另有几个游侠。”
史瑶:“恕你无罪。”
“未几。”太子说着,猛地转向史瑶,笑着问,“你到底想说甚么啊?”
“婢子不敢。”阮书道。
“皇上是君,殿下是储君,有皇上和殿下护着,除了太子妃,旁人也不敢不顺着三位皇孙。”阮书道。
中午四刻, 太子从长信宫回到长秋殿, 发明院里很温馨,不由问, “那仨孩子又肇事,被你主子罚了?”
饭后,俩人坐车前去博望苑。
元鼎四年夏,史瑶来到这边。本年是元封三年夏,六年了,三个孩子没分开过史瑶。三个小孩平时很乖,但你一言他一语,哪怕三个小孩只要二郎像个小蜜蜂似的整天嗡嗡个不断,史瑶偶然也感觉吵得很。
久而久之,太子和大郎也风俗了。史瑶提起,太子想到每次肉端上来,刹时就下去一半,忍不住想笑,“孤听城外百姓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今后我们是不是得做个很大的几用来盛菜?”
“他仨想见父皇直接去宣室,母后敢闯宣室吗?”史瑶问,“父皇不宣,母后十天半个月也见不到父皇一面。他仨何时在乎过父皇宣不宣?”
刘闳回到宫里讲给身边人听,他身边的人以为东宫没歹意,又探听到太子着凉喝了姜汤也不喝药,建议刘闳先听东宫的。
史瑶也没再绕弯子,“妾身还没去过博望苑。”
“奴婢没说错。”闻笔道,“奴婢和莘墨、党帛、翟砚早就想把此事奉告太子妃,奴婢怕太子妃不信,一向没敢说。太子妃本日来了,目睹为实,奴婢也就不担忧太子妃不信了。”
三郎笑嘻嘻道:“父亲不舍得。祖父, 要不要打个赌,最多一个月父亲就会想孙儿,派人来接孙儿归去。孙儿如果赢了, 而后每一年祖父去甘泉宫都要带上孙儿,哪怕孙儿立室了。”
史瑶非常不测:“有多少人?”
史瑶想一下,“夏收过了,秋收还远,这些日子应当没多少大事要事吧?”
这么一说就远了。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一向很宠三个小孩,现在刘闳也很宠他们,哪怕刘彻和太子对三个小孩不假辞色,宫里人看到三个王爷的态度,也不敢逆着他们。
三郎:“君子一言。”
阮书能想到,太子何尝想不到,之前没想过罢了。阮书说完,太子有些不安闲,“母后也不敢?”
太子一目十行,看完想骂人:“这三个混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啊。”
元封元年秋,史瑶就让三郎替她说。三郎不但把史瑶让他说的奉告刘闳,还对刘闳说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
史瑶眉开眼笑,道:“殿下用饭?”
“殿下还别说, 他们真吃过。”汉朝植物漫山遍野, 客岁冬十一月,三郎就吃过熊掌, 本年开春还穿过皋比做的衣裳。
史瑶听太子这么一说也不气了,“父皇去甘泉宫,宫表里的事殿下代理?”
“午餐后畴昔,如何?”博望苑离长安城很近,骑马而行最多一刻,做马车前去也无需两刻。史瑶除了不准太子宠别人,几近没对他提过要求,可贵一次,太子倒也乐意把下午的事推到明日。
暮年太子曾和史瑶说,齐王刘闳如果想多活几年,就过了二十再结婚。虽有长嫂如母之说,史瑶也不好把刘闳叫到跟前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