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的三国我当家》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五六章 联吴抗曹[第3页/共4页]

两人相视一眼,皆笑容满面,甚是对劲。少顷,孙权又问道:“听闻刘墉来此另有一事,要将妻妹许与公瑾,却被公瑾死力辞绝,此是为何?”

鲁肃脑中急转,这三策中恐怕只要这一策稍好些,如果用第二策,恐怕会两败俱伤,便道:“主公,若再无良策,鲁肃感觉第三策尚可。”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还未等刘墉从曹不兴那边讨到画,一场变故凸起其来了。这天,鲁肃神采仓促来见刘墉,说道:“崇如兄,恐怕你们得在柴桑待上一阵了。”

周瑜又惊又喜,迷惑道:“但是主公刚才为何……”

周瑜神采自如,义正辞严隧道:“主公。大丈夫处世,遇知遇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祸福共之,此为人之道,立品办事之本也。主公委以周瑜要职,咨以重担,言必行,计必从,信赖有加,周瑜得遇明主,借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也难动公瑾之心。臣下自当肝脑涂地,报效主公,岂能因私废公,与刘墉攀亲?”

次日,经两边友爱协商,达成分歧,交友盟好,共抗曹操。应刘墉的要求,此事奥妙停止,因此签约典礼极其简朴。张昭主持,周瑜、鲁肃见证,刘墉、孙权皆身着盛装,举头鹄立,两边杀牲歃血,肯定了“计谋合作火伴干系”,言道两家永缔盟好,相互为援,自此休戚相干,荣辱与共,不离不弃。周瑜见刘墉一脸意气风发的神情,不由悄悄嘲笑。

张昭也道:“主公。子敬所言确有事理。张昭也觉得刘墉虽为我江东大患,却不成杀也。‘两邦交兵,不斩来使’,即便敌我交兵亦需遵守,何况刘墉此行只为合力抗曹,心胸善念。如杀之,恐天下不满,主公德行有亏。”

此话一出,鲁肃喜出望外,张昭满脸迷惑,周瑜大惊失容。鲁肃、张昭先见礼退下,周瑜心灰意冷,拱手也要告别。孙权浅笑道:“公瑾留步。”

周瑜勉强振起精力答道:“是,主公。”

刘墉惊奇道:“子敬兄,出甚么事了么?”

孙权问道:“可刘墉是朝廷亲封的雒原太守,扬威将军、穆乡侯,孤岂能随便扣之于柴桑?”

“是,主公。”周瑜躬身答道,“主公可将刘墉暂扣在柴桑,待我军取下江夏再放其归去。有刘墉为质,不信雒原不肯就范。”

周瑜拱手道:“主公!刘墉有天纵之才,文能兴国安邦、武能攻城掠地,世所罕见;刘墉素有凌云之志,百姓推戴,域内升平,臣下料其决非池中之物。现刘墉叛离曹操,拥兵自主,四周缔盟,迟早必为我江东之大敌。臣思之很久,现有上、中、下三策,望主公判慎采取之。”

孙权也点头道:“吾妹年只十三,还未及笈,母亲又心疼非常,如何能许以刘墉?此策千万不成。”又思考了一阵,孙权说道:“孤看如许吧。”先对鲁肃道:“子敬,你去转告刘墉,孤明日与他签缔盟誓,两相修好。”又对张昭道:“子布去安排缔盟一做事件,勿要礼节全面详确,莫失了江东的颜面。”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