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献帝学医[第2页/共3页]
“却不知……”献帝又一叹,这刘备是仅存的还算本身这边的臣子,恐怕也不悠长啊。刘墉看献帝满脸落寞,晓得他忧愁满朝皆是曹操翅膀,纵故意杀贼,却有力回天,看来这事可急不得,只要渐渐开解。
献帝长叹道:“朕做傀儡十年,现在已无欲无求,只想偷过此生。”
“陛下资质聪慧,心胸天下,如执掌朝政,当是一代明君。圣上便不想剪除奸贼,重振朝纲,再展我朝怏怏大国气象么?”
而后,刘墉带着亲随宋九经常出入宫门,为献帝讲授。刘墉为人豪放,脱手豪阔,摆布的内侍、宫女乃至巡夜值日的侍卫皆有献供。而他脱手风雅却不提任何要求,待人客气又不以职取人,垂垂地,宫中人都喜好上他,对他几无防备之心。
刘墉奏道:“皇叔本困在河北袁绍处,假托结合刘表共抗曹操,现在已离开袁绍自主,与关羽、张飞、赵云等占有汝南、古城一带,呼应者颇重,其势正盛,曹操视为亲信大患。”
“建安四年,陛下咬破指尖,以血写下衣带诏,这又是多么勇气和毅力。”刘墉接着又道,“可惜机事不密,除左将军刘备和西凉太守马腾外,车骑将军董承、将军吴子兰、长水校尉种辑、越骑校尉王子服等都被曹操夷灭三族,董朱紫还怀有陛下龙种。”献帝长叹一声,泪如泉涌。
次日,刘协果依刘墉所献之策传话给曹操,说对刘墉调度的体例甚是猎奇,只是内里按摩、吐纳之法语焉不详,要刘墉进宫详加解释,又怕曹操生疑,便道再要一名博学之士开解心中疑虑。曹操果不狐疑,只是担忧官渡战事,不敢派本身的谋士入宫。刘墉早已知曹操心中所忧,便建议由蔡文姬入宫。曹操点头附和,令蔡琰与刘墉面见献帝,今后随时奉诏。
刘墉见献帝脸有笑容,知他得人排解,表情畅快,便趁机安慰道:“陛下还记得光熹元年十常侍之乱时陛下及少帝自北邙山回京么?”稍停顿,刘墉又道:“陛下一行突遇董卓雄师,那董卓霸道放肆,少帝战颤栗栗不敢言声。陛下却勒马向前,呵叱道:‘来者何人?’董卓答道:‘我乃西凉刺史董卓也。’陛下喝问道:‘你是来保驾,还是来劫驾的?’董卓答道:‘特来保驾。’陛下答道:‘你既是来保驾,现在天子就在此处,为何不快快上马见驾!’董卓大惊,仓猝上马膜拜在一旁。陛下以言语安抚董卓,办事得体,应对如流,在场之人无不敬佩陛下的睿智和胆识。”献帝嘴角暴露一丝浅笑,想来也深佩当日本身的豪气。
刘墉一愣,抬眼瞧见献帝眼中滑头之色,恍然悟到,这是皇上在消遣我啊。不过,刘墉是当代人,对男女豪情的体味自与前人分歧,岂会不知蔡文姬的感情地点,只是本身假装不知罢了。
“兴平元年,京师大旱,时价飞涨,一斛谷值钱五十万。陛命令侍御史侯汶拿出太仓里的米豆煮粥布施百姓,但仍饿殍遍野。陛下心疑侯汶侵犯赈灾粮食,中饱私囊,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本身面前熬成粥,验得能够煮出两盆,当场戳穿侯汶贪腐之事。陛下先严惩侯汶,又让其重新分拨粮食,长安城内饥民因此获获布施。陛下体恤百姓,对侯汶又责而用之,足见圣上宽仁、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