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官渡对峙[第2页/共3页]
刘墉又拜道:“只是乔公早认董芸为义女,刘墉虽与董芸有婚姻之约,但尚未结婚,若留在府上,恐有非议,可否让其也随乔公先回皖城?”
曹操微微一笑道:“不需仲德顾虑,孤已命曹仁为大将,率军剿灭刘备。”曹操用心看向刘墉,只见刘墉正襟端坐,充耳不闻。曹操忖道,刘墉胸怀韬略,腹隐霸术。其才不在郭嘉之下,待孤击败袁绍便为你主婚,何愁你不投降于我,便道:“崇如这便下去吧,今后放心伴随家人,不必再入府伴随公子。”刘墉俯身拜别,曹操自与众谋士商讨对抗袁绍之策。
刘墉拱手道:“丞相可记得前年刘墉在洛阳等地屯田么?”
刘墉道:“禀岳丈大人,此事刘墉早有考虑。战事发作还需光阴,曹操又不知大蜜斯与我订婚之事,故对岳丈并二位蜜斯回皖城并不会反对。明日我先献上一策,曹操必大喜,我再禀告此事,曹操定会应允。”
小乔嘻嘻笑道:“小妹临时还未想起。等我想起了,姐姐可别忘了本日说的话哟。”
“禀丞相,鄙谚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官渡之战粮草至为关头,不成不早作筹算。”
曹操想了想,方道:“好吧。待孤击败袁绍,安定冀州。崇如便亲到皖城迎回董芸,秘闻亲为你们主婚。”
“我这个别例的事理实在极其简朴。”刘墉解释道,先在桌上放了一个笔架,然后搁上一支筷子,做成一个跷跷板形状,然后在一头放上一个小石子,用力压另一头,那小石子便弹到空中,向正火线落下来,“在做的时候,上面安设木轮,便能够进退自如。”这个装配刘墉在富义剿匪时曾经利用过,只不过之前用的是毛竹,现在用的是木头罢了。
几天的工夫,工匠们便造了几百辆抛石车。刘墉构造军士将车推在袁绍军射程以外的地点,然后装上石头。袁绍的兵将从未见过这类玩意儿,都猎奇地睁大眼睛,探着脖子,眼睛不眨地看着呢。筹办结束后,刘墉请曹操站上高台,并将一面小红旗递上去,请他命令。
荀攸道:“崇如此计大谬!孙权虽幼年,但是孙策托孤之臣甚多,文有张昭、顾雍之流,武有周瑜、程普之辈,皆虔诚、智勇之士,高低同心,牢不成破。况江东与我又有长江天险相隔,难以超越。现在袁绍雄师陈兵武阳,虎视官渡,情势本就于我倒霉,我若再分兵而攻孙权,必腹背受敌,此自取灭亡也!”
“丞相有所不知,那韩福与洛阳各地豪强均有好处勾搭,所言不实。”
荀彧也道:“崇如何出此言。乘人丧事而用兵,胜则有违道义,倘若攻而不堪,则盟誓破而仇怨深,江北再无宁日,丞相如何能用心以对袁绍。依鄙人之见,丞呼应借此机宠遇孙权,以安其心。”
郭嘉道:“恰是。刘墉精于构造设想,极尽奇思妙想之能。只是小臣担忧刘墉得此大功,便会效仿关羽也离丞相而去。”
曹操心中疑虑一去,大喜道:“孤多心了,崇如莫怪。”又恨恨道,“孤受人蒙蔽,竟调韩福回洛阳任太守,位居卫觊之上,此秘闻之过。现在韩福为云长所杀,当真死不足辜。”
刘墉晓得曹操最恨臣子之间暗里来往,结为翅膀,而这些信息实在是通过洛阳的谍报站传来的,便解释道:“自洛阳一别后,刘墉与卫伯觎并无来往。只是刘墉在洛阳一带力推屯田,心甚顾虑。可巧糜子仲店铺遍及天下,动静通达,刘墉便向其探听。子仲道,侵占伯觎接任洛阳令后,勤政爱民,多建水沟,又逢上天眷顾,粮食连获歉收,现在府库充盈,户口殷实,早非昔日式微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