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袁家内讧[第1页/共3页]
刘墉一亮手中令箭,道:“审别驾有令,曹军雄师已攻入城中,着我等前来援救夫人。你们也快快逃命去吧。”
袁绍身后,审配和逢纪立袁尚为大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的州牧。征召袁谭、袁熙、高干来守邺城,却又被早埋伏多时的曹操左、右两路雄师乘机抢了并州、青州大部分城池。袁氏兄弟又急又惧,只得死守邺城不出。那邺城极是坚毅,所贮粮草又多。曹操连日攻城,不但未动分毫,士卒却伤亡很多。
刘墉冷冷一笑道:“我等自会理睬,不劳夫人挂记。只是你二人中,我要带走一人,夫人说要带走哪一个?”刘氏听后赶紧说道:“我这儿媳花容月貌,愿献之将军,请放过妾身吧。”刘墉心中一叹,只见甄氏蓬头垢面,看不清边幅。想是听到刘氏的绝情之言,心中哀思,又哭出声来。
袁绍、曹操在仓亭对峙,甫一交兵,两边各有胜负。曹操忧心粮草布施不上,便问道:“诸公可有良策可速败袁绍?”
袁谭、袁尚本就各怀鬼胎,传闻曹操军退。公然不再念手足之情,各自提兵来攻。两下争锋,袁谭大败,被困于平原城内。刘墉见状对张辽道:“张将军,现在袁尚雄师多在平原,冀州空虚,请速告丞相,马上领兵来取。”
袁绍见袁熙、高干被曹军射伤,兵马也死伤殆尽。又气又急,口吐鲜血不止,仰天长叹道:“想我袁绍自领兵以来,经历大小战事数十场,却从没象官渡、仓亭如此大败。”袁绍传令辛评、郭图随袁谭回青州以防曹操犯境;令袁熙回幽州。高干仍回并州,又令袁尚与审配、逢纪暂掌军事,自回冀州养病,筹办来年再与曹操一决胜负。
刘墉拱手道:“丞相。袁绍虽大败,但仍占有四州,粮食还是比我们多,兵力还是比我们强。袁绍苦心运营冀州多年,邺城河深墙厚,粮食丰足,审配又极有智谋,即便我军攻到城下,只怕一时也难以剿袭。我军粮草本就不敷。兵士连日交战又极是疲惫,若贪功冒进,被袁绍堵截粮道,前不能克冀州之兵。后不能渡黄河之险,恐有全军淹没之忧。”
袁绍此时卧病在床,统统政事全托于袁尚。袁尚公然入彀,把大部兵力放在了延津,等获得动静曹操主力在黎阳时,已是救之不及。袁绍听闻黎阳失守,又气又急,吐血不止,仓猝间将后事托与袁尚,便断气身亡。
曹操捋着髯毛微微点头,说道:“崇如和我设法一样。何况庄稼已然熟了,若再兵戈,百姓只得四周逃命,这庄稼谁收?依我看。等秋收以后再取冀州不迟。”因而传令留曹洪守仓亭,本身率雄师班师回许都。此两役刘墉居功至伟,曹操上奏朝廷,表刘墉为扬威将军、穆乡侯,其帐下将校皆得升迁。
程昱道:“丞相,吾有一条十面埋伏之计可擒袁绍。”程昱将战略一说,曹操鼓掌称妙,传令各军依计行事。
刘墉躬身道:“奉孝兄所见极是。只是我觉得丞相不必南撤太远,刘墉自有取邺城之计……”曹操听完大喜过望,留张辽、刘墉守黎阳,自带雄师假装向荆州进发。
后院正房里两个女子正捧首痛哭,听到一阵短促的脚步声进得屋内吓得赶紧止住哭声,偷偷来瞧,只见数十人提刀搭箭,头脸却用布粉饰,只留两只眸子,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却听来人问道:“你们两个是谁?”
不一会儿,曹丕带军也进得府内,听刘氏说甄氏被败兵所掳,又急又气,仓猝叮咛部下寻觅,只是兵荒马乱间却那里去寻,只得欣然作罢。
郭嘉献计道:“袁绍废长立幼,兄弟失和,臣子不平。只是因为我等攻之甚急。不得已而缔盟。不如丞相回兵荆州,假说征讨刘表。袁氏兄弟见丞相撤兵便会相互争斗,我等静观其变,乘机而动,可一一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