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辩证施治[第2页/共3页]
“那事不宜迟,劳烦公子和老朽一起。芸儿女人也来吧。”不待刘墉说话,华佗拉起刘墉就走。华佗一边走一边道,“等会儿请公子也来诊一下脉,我们再共同参详。”
虞翻一见,笑道:“董县尉返来了!来,请坐。”
刘墉听出她话语中的体贴之意,向她微微一笑,却有些不平气隧道:“鄙人虽不知这些医论的出处,却也晓得有好几例以此拟方而胜利治愈的病案。”
董芸斜着脑袋看着刘墉,心道我这大哥当真奇特得很。
虞翻又对那董县尉道:“来,我为你引见一下。华先生你是见过的。这一名是刘墉刘公子,家父的病能病愈端赖刘公子指导。这一名董芸女人。”又对刘墉、董芸道:“这是本县县尉兼捕头董袭。”
华佗更加吃惊,思疑道:“咳喘治肺,哪有治肾的事理?”
当时都是分餐制,虞翻居中独据一桌,华佗、董袭一桌,刘墉、董芸又一桌。待世人分次坐下,虞翻叫丫环斟好酒,端起酒杯道:“虞某在此感激诸位。来,我们先干三杯。”
“字崇如。刘墉见过县尊。”这个字本来就属于清乾隆朝时阿谁名满天下人称刘罗锅刘墉的,刘墉想着归正都是同名,本身又无字,恰好冒领了。
华佗抚着颌下长须,思之很久,缓缓说道:“《黄帝内经·素问·咳论》中岐伯曾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前面又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老朽先前诊脉,发觉老太爷确有肾虚之症,只是想急病先治,没将肾虚之事放在心上。老朽虽说是第一次领教治久咳需求治肾之理,但思公子所讲,感觉极有事理,敢问公子,华某该如何下方?”
刘墉见所备的菜品极其平常,想是虞翻为官廉洁,不由深为佩服。女子本不能入坐,虞翻却道此为家宴又有感激之情,董芸方告罪坐下。
那县长家就在县衙后堂,离驿馆只隔了一条街,半晌工夫三人便到了县衙。刘墉观那县衙已有些陈旧,朱漆大门半开着,门口站着一名提刀的捕快。华佗上前和那捕快打了个号召,带着二人来得后堂。
其他大家推杯换盏,大师酒足饭饱,便向虞翻告别。董袭见董芸对刘墉极是体贴,便小声问道:“芸儿,你甚么时候结识了这位刘大哥?”
刘墉平时是滴酒不沾的,幸亏这时只要低度酒,不过也让他血往上涌,脸上红霞一片。刘墉站起来对虞翻一揖道:“县长,鄙人不堪酒力,望乞原宥。”
进得屋内,那老太爷半卧在床上,气色尚好。华佗侧身问道:“老太爷,你胸口还好?”虞老太爷低声道:“华先生操心了。老朽还好,只是有些喘不过气来。”华佗安抚道:“老太爷放心,我已找到体例了。”说着,跪坐在床边,拉过老太爷的手放在床边的脉枕上,伸出三根手指,轻按在脉腕处,斯须,又换一侧。
听刘墉说本身的药方内里缺两味药,华佗便如在黑暗中摸索行进的俄然瞧见了一点亮光,急问道:“少哪两味药,公子请说。”
刘墉顿时一愣,之前教员可没讲过这些,约莫是明清期间的大夫发明总结的吧,本身能够援引此中一两句已经很不错了。刘墉挠挠头,讪讪道:“不瞒华先生,这出处我却忘了。”
虞翻叹道:“哎,现在袁术、孙策分据扬州,庐江也是如此。盗贼虽捕获却不能送往州府开审。现在本县烦苦衷已了,干脆明日便开堂问案,有命案在身的,怕只能不请先行砍上几个,以安百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