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的三国我当家》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回天乏术[第3页/共4页]

刘墉听闻失掉了小沛,叹了口气,从速赶往陈登家中商讨。

“请崇如快快道来。”关羽大喜。

“小弟记下了,元龙保重!”

刘备思虑再三,摆布更无他法,便道:“好吧。就依三弟所言,今晚前去劫寨。”

刘备又气又悲,仰天长叹道:“袁绍啊,如此良机千载难逢,你竟为季子之小患而颓废低沉,不思进取。如此不辨轻重缓急,无谋少识,难成大事啊。”刘备感慨了一番,扭过来对刘墉道:“现在援兵是希冀不上了,崇如可有良策?”

曹操暗叹道:“刘墉啊,孤对你可谓情深义重,为何你仍不肯归顺于我,为我所用呢?”

【感激大师一向以来的支撑,此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光荣堂和作品总推举,但愿都能支撑一把。别的粉丝节另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持续下去!】(未完待续。)xh.194

关羽看了一眼刘墉,脸上满是轻视之色,道:“关某岂是贪恐怕死之辈,曹操胆敢派人来,我定砍了他的狗头。关某早已置存亡于度外,下邳城破之日,便是关羽尽忠之时。”

陈登心中大赞,说道:“奉孝兄当真是聪明绝世,别具慧眼,深知崇如之心。只是陈登亦不知崇如有何说辞。”

曹操点了点头,道:“公然好计。”又扭头对陈登道:“不料我等本日之计竟都在刘墉掌中。”众谋士闻听大惊,都难以置信。曹操感慨道:“孤能兵不血刃获得徐州,元龙、崇如居功至伟。但是我等入城,独不见刘墉,此是为何?”

关羽低头沉默不语,刘墉又道:“将军现在求死,只不过是图一时之快,逞匹夫之勇。天下之人不会赞云长兄忠勇,而叹将军不智。”

郭嘉抱拳拱手道:“丞相,关羽极重义气、兄弟情深。现在刘备、张飞不知所踪,云长定深恨丞相,不肯归降。”

曹操问道:“诸位,现在孤已得小沛、徐州。只剩下邳一座孤城,你们看秘闻应当如何攻取啊?”

关羽被说中苦衷,叹道:“关某现在进退两难,如何是好?”双眼微闭,泪如泉涌。

刘墉只得道:“皇叔,依鄙人之见,我们可按当初陈宫之策设防,翼德将军守小沛,云长将军驻下邳,皇叔镇守徐州,互成犄角,以待袁绍出兵解困。”

“皇叔,曹操狡猾多智,万不成轻视。曹操千里来袭,必求速战。我们不宜与之相抗,只能死守待援。一旦袁绍兵发许都。曹操必回师而救,徐州之围天然得解,到时皇叔乘势掩杀,哪有不大胜之理?”刘墉再三进言,“皇叔,不管如何,千万不成出城迎敌啊。”

“丞相,关羽自视甚高,我们派一员大将前去叫阵。骂其怯懦畏战,关羽必怒而迎战。如此将其诓出城来,再以雄师围之,让云长回不得下邳。此时,文远将军再前去劝降,关羽进退两难,定能胜利。”

“崇如,莫非关某就只要投降曹操一条路吗?”关羽眼含热泪,痛苦万分。的确,对关羽这类心高气傲的人来讲,投降比死难多了。

张飞不等孙乾说完,叫道:“如果不好呢?等那厮病好了,小沛只怕早已落入曹操手中去了。”

刘备点头道:“刘备记下了。徐州有元龙、崇如驻守,我亦放心。诸位,都按计行事吧。”

世人都摇了点头。曹操又道:“此时崇如便鄙人邳。”

刘墉早知陈登为人,不管哪处权势来,只要庇护徐州城没事就行,因而拥戴道:“是啊。徐州百姓甚苦,连受兵器之灾。依小弟鄙意,我们不如开城投降,以保满城百姓安然。”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