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的三国我当家》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隆中对策[第1页/共3页]

第二日,刘墉还是孤身一人,照顾算盘,再赴隆中。黄月英早等得不耐,不待刘墉坐定,指着算盘便要刘墉讲授。诸葛亮一阵苦笑,刘墉对这位猎奇心和求知欲极强的女发明家也极是推许,便笑嘻嘻地取过算盘,将算盘的布局,高低珠子的辨别,运算的道理乃至拨珠的手势等都详加解释一番,然后从怀里取出一页口诀交给黄月英,让其背熟。

刘墉一把拉住周仓,笑道:“周大哥先别去想了。我们还要去高管事府中呢。”周仓“啊”一声大呼,“俺都忘了另有这事。逛逛,我们快去快回。”

刘墉更是惊奇,“孔明怎对鄙人如此了然?”

诸葛亮摇点头,又一阵浅笑,说道:“许田射猎时,曹把持马超出天子的马头,此僭越之举实乃大不敬之至。关将军义愤难遏,伸手摘刀要杀曹操,以正国法,却为刘皇叔所止。此一幕多人瞥见,只是瞒着那曹操。崇如兄跟随皇叔摆布,又岂会至心帮手那曹操。”

刘墉盯着那舆图,思考着诸葛亮的话语,贰心中的迷惑总算是解开了。之前老是听有人在争辩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不实在际,底子就不成能由蜀国来同一天下,实在这些人都曲解了诸葛亮的筹划。这内里实在有两个决定的身分,一是必须是荆州、益州共同出兵;二是天下有变,要么是战乱灾害,要么是吏治败北,使得民怨沸腾,这两个前提是缺一不成的。可惜汗青上关羽粗心失了荆州,使得蜀汉王朝早早就落空了机遇。诸葛亮实在早知北伐不会胜利的,他六出岐山不过是担当刘备的遗言,也是为了酬谢他的知遇之恩而勉强实施的,最后因劳累过分而病逝于五丈原。如果诸葛亮不出兵北伐,以他的才调,蜀国一定最早灭亡,这也是刘墉读三国时替诸葛亮感喟的处所。不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确是诸葛亮平生的写照,也是先人对他顶礼膜拜的启事。

“孙策虽占有江东,气力仍远不及曹操。如有人于曹操、孙策前先行占有荆州,再交友孙策,共抗曹操,则可三分天下。”

诸葛亮笑道:“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策占天时,皇叔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业,先成鼎足之势,后乘机进兵中原,重兴社稷,再振朝纲。”

刘墉一阵惊诧,这孔明真是奇才,心中叹服,又道:“本来孔明兄早知刘墉心机,却害得我空自猜忌。”

两人相视大笑,刘墉心中俄然有个疑问,便问道:“孔明兄,鄙人有一事就教,就凭这荆、益二州之地便能答复汉室,一统天下么?”

刘墉又问道:“依孔明兄之意,今后便是孙、曹两家争天下了?”

“想不到以刘墉之能亦有看岔之时。”诸葛亮哈哈大笑。旋即又正色道,“荆州之地须早取才是,若拖延光阴,为曹操、孙策所取。追悔莫急。”

刘墉也有同感,可惜急不得啊,刘备现在还在“种菜”呢。不对啊,诸葛亮如许问,申明贰内心早就有了筹算的。会是谁呢?刘墉谨慎问道:“孔明兄觉得另有谁可获得此二州,与曹、孙相抗?”

的确。一个养尊处优、身材孱羸的大族子怎敌得过身经百战、孔武有力的大汉呢?刘墉点头赞成,又问道:“孔明兄觉得曹、孙两家谁会夺得荆州?”

刘墉听诸葛亮慷慨激昂、侃侃而谈,心中更是敬佩,这孔明真是天赋,年纪虽轻看天下局势便如胸中沟壑,清清楚楚、明显白白。

诸葛亮见刘墉呆呆地入迷,久久不说话,在他肩头上悄悄一推,“崇如兄!”

“孙策与刘景升有杀父之仇,积恨难消,此其一也;刘使君胸无弘愿,傲慢自大,只愿守土自保,不肯屈膝与人,此其二也。”诸葛亮脸上暴露一丝忧愁,叹道,“刘景升年高体弱,恐怕光阴无多,膝下虽有刘琦、刘琮二子,却都尴尬重担,此其三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