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的八零年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环境卫生[第2页/共2页]

大米是没有的,面食的花腔也极少,或许是因为穷怕了,还是俭仆导致,乡村人家用饭,向来都是一个菜,并且大多都是以蒸煮为主,几十年后也是如此。

关晓军拍了拍脑袋,暗自悔怨,光想着给孩子们糖果吃了,把小孩子喜好争抢的本性给忘了!

在西南地区,连如此贫苦的家庭里都有肉可吃,但是在云泽地区的人们,一向到二十一世纪,乡村人也很少会主动买肉吃。

趴在墙头的几个小脑袋刹时消逝,随后重物坠地的声声响起。

当年关庆福老祖扎根小官村,开枝散叶的时候,没少遭到外姓人家的欺负,此时几家属人相互还都有点看着不扎眼,是以对趴在墙头的外姓人家的孩子,关云中就不如何热忱。

如果是冻耳朵,大人出门都会戴着耳暖,就是外相做成的两个小圈子,以长线相连,戴的时候,将小毛圈卡在耳朵上就行。而小孩子则戴着火车头帽子,将两边的大耳朵毛片全数放下,系上绳索,把全部面庞儿都包了起来。

这个期间的人都不讲卫生,孩子身上长虱子,生跳蚤的确是家常便饭,别说这些孩子,就是关晓军、关阳头上都长过虱子,厥后关晓军干脆把头发剃光,把衣服全都烫了一遍,此次算是好了点,但保不齐甚么时候还会有虱子爬身上来。

前人有句话叫“扪虱自乐”,可见古时候虱子多到了甚么境地,建国后的卫生状况并不比古时候强多少,当然虱子也不会比古时候少。

听着动静,仿佛是内里的小孩子们因为抢糖打起来了。

此时面前的孩子身上长虱子生虮子,也是这个期间常有的事情,家长不觉得异,孩子也并不感觉肮脏,乃至“虱子多了不痒”,他们本身都不在乎。

因为是夏季,面前的孩子都穿戴母亲缝制鼓鼓囊囊的棉袄棉裤,棉袄棉裤内里罩着肥肥的脏兮兮的外套,好多男孩子都带着火车头的帽子,小女孩全都是梳着不成形的小辫子,长长的头发上附着密密麻麻的红色颗粒状的虮子,而虮子是虱子的卵,这些孩子一看就是头上长了虱子。

“呜呜呜……哥哥,他抢我的糖!”

走出在光阴流逝中已经班驳了的黑漆木门,转过门楼子中间的一棵歪脖子枣树,便看到了黄色土墙根下一群脏兮兮的小孩。

在温饱方才处理或者说已经将近处理的年代里,能吃上肉,那真的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一件事。

关云中刚才见关晓军扔糖果的时候就想反对,不过关晓军手快,他刚站起来,糖果便已经被关晓军扔了出去。

关云中走到打斗的孩子群中,将孩子呵叱了一番,关晓军有将兜里的糖块递给抽泣的孩子,这些受伤的孩子才破涕为笑,依依不舍的散开。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