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平西大将军[第1页/共3页]
“此前我们船速放慢,稀有十艘货船已然赶在我们前面,此中有一艘最为可疑。眼线来报,刘野能够就藏在船上,而这艘船,看模样是要在河西府船埠登岸。”
对着唐西躬身道:“少主,刚收到的告急密报。”
“你去,查清与我等差未几时候分开长安船埠的商船,看看这位刘世子身在那边。”
衣食行结合商会的总舵虽设在长安,但十年来,权势已经遍及天下各地,在各地重镇都设有奥妙的谍报构造和分舵。
“郭子昭的河西军正在与刘琨山大战,势如水火。没有人会想到企图逃回龟兹城的刘野,胆敢从河西府登岸,这是一种逆反的心机。大多数人都感觉不会,刘野就恰好要冒险登岸河西,而后由陆路潜回安西府境内。”
裴三刀有些疑虑道:“少主这是要把他赶去陇右府?皇甫明扭捏的姿势,你就不怕徒生变故?”
仪天再下圣旨,并派出特使前去西域传召,令安西王马上交出兵权,自缚请罪。
唐西一看过后,先是眉头一皱,而后便豁然开畅起来。
诡计发难以后,炸毁长安城防。
虽最后被大理寺一一断根,但也令仪天非常顾忌,日夜兼程,由长安赶到了东都洛阳遁藏,以备不测。
唐三彩当即应是,倒是没有拜别的意义。
唐三彩读到这里,唐西出言打断了他:
唐西得知这些动静以后,自发此次动乱,不亚于当年玄宗在位之时。
泊岸补给的商船很快跟了上来,从船上跳下了一名“水鬼”。
话刚说完,没多久。
西进的第三日,暗卫传来密报,都城安西王府人去楼空,世子刘野无诏离京,已犯了擅离大罪。
与之讨论的,恰是此前在长安船埠上驱逐唐西的中年人,名叫唐三彩。
补给的任务,就留给了随行陪护的别的两艘商船。
“有没有刘野的动静?他趁乱逃出长安,必定会设法回到龟兹城与其父汇合。”
说完,侧头看向唐三彩:“你立即去知会河西府境内的眼线,要他们务必在刘野登岸之前,将动静漫衍出去,必然要让郭子昭得知。”
然,天子特使未出长安境内,竟遭杀手截杀,一行百人无平生还。
至此,安西王谋逆盘据一事,已然坐实。
继而说道:“大胆一点,刘野必然在此船之上。安西与北庭已经全境封闭,他不成能直接到达安西府于阗船埠。”
唐三彩继而应是。
而后,来到船头,对着正立于船首凝睇的唐西和裴三刀二人,一鞠:
唐西便又问道:“另有事?”
是夜。
从都城安西王府中,搜出了一张火雷舆图。
“陇右节度使,皇甫明举棋不定,既不出兵策应郭子昭所部,也拒安西与北庭的来使,恐有置身事外之嫌。”
“少主,密信!”
间隔虞州船埠三十里以外的运河上。
...
而金枝公主失落一事,却并未有过量的动静传来,恐怕是仪天成心压下此事。
又见唐三彩快步走来,脸上有些庞大之色,有惊有喜。
“安西刘琨山,北庭陈四海,拥兵恪守,据西域领地大部,兵攘内奸,不进不出。”
唐三彩领命退去。
闻此,裴三刀略微转头看了唐西一眼,淡淡一笑。
而山雨欲来,如何明哲保身,便成了首要考虑的当务之急。
仪天天子大怒,连下数道圣旨,要求远在西域的安西王做出解释,但并未获得回应。
“郭子昭乃是忠臣,但忠的是大唐万民,并非仪天天子。自是对刘琨山此等背叛之徒,最为仇恨。一旦得知刘野身在河西府,他必定会出兵搜捕擒拿。”
唐西道:“那又如何?藩镇盘据,自有圣上去对于,与我等何干?当年,叛军屠我一门,此仇不共戴天。此番得知与药王谷有些关联,即便明知是龙潭虎穴,本少主也必定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