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不是奸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124章 一枯一荣[第2页/共2页]

毕竟来一次崇祯天子都已经下罪己诏了,如果再来几次,那崇祯天子非得把朝堂内的这些大佬全给咔嚓咯。

不过因为刚给李焕升了一个颍州守备的正五品,再升官就有些违背端方了。

宜昌知县一听这话就炸了,要晓得自从崇祯对驿站鼎新以后,天下的驿站裁撤超越七成。

可惜的是邓家人不懂一个事理,出门在外财不露白,特别是这进川门路之上多劫匪,现在邓家人如此高调,那无异于奉告这些劫匪,我有很多钱,想发财就从速过来。

一句话,邓家人不差钱。

邓玘的死在朝堂里并没有出现多大的波纹,至于他死得冤不冤已经没人去穷究了。

崇祯天子已经下圣旨彻查邓玘杀良冒功劫夺百姓,即便此次没有被烧死,恐怕也躲不过崇祯天子的那一刀,以是灭亡对邓玘是最好的摆脱,毕竟留下了这万贯家财不是。

可驿站固然裁撤了很多,但这来往的欢迎却一个没少,这些个事最后只能压到这剩下的三成驿站身上,如此一来,本来还能捞些油水的驿站现在完整变成了亏空无底洞。

一听朱大典这话,李焕刹时感觉压力山大,不过压力大有压力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够漫天要价。

为了将这些多年来贪污的黄白之物和邓玘的棺木运回故乡四川,邓玘的弟弟邓琳请王应熊出面,让兵部尚书张凤翼批个便条,让沿途的州县照拂一二,毕竟路途悠远又兵荒马乱,若无沿途州县的照顾,邓玘的棺木必定回不来四川故乡。

邓家人一看傻眼了,正要发作,可发明本技艺里除了那张唬人的便条,其他一无统统,他们还真没体例拿人宜昌知县如何样。

宦海之上本就没有不漏风的墙,邓玘身故的动静早就传遍了朝野,如果邓玘活着,说不定宜昌知县还卖他一个面子,邓家人提出各种过分要求也就忍了。

劫匪们公然没让人绝望,邓家人刚解缆了百余里,就有劫匪迫不及待的脱手了,至于成果嘛,因为邓家的保护搏命保护,邓家人总算熬过一劫。

李焕直接向朱大典提出,让他镇守这个西大门没题目,可不能让他孤军奋战不是。

因为此前的各种亮眼表示,李焕在朱大典心中的印象已经不能用好字来描述了,那是非常好相称好。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