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观心阁[第3页/共4页]
连若涵脸微微一红,如果别人,她必定不快,只是对方是萧五,是一个心窍没有全通的少年,她若和他普通见地,岂不是有失体统?只好责怪地白了夏祥一眼:“夏郎君,莫要让萧五胡说,此事不宜鼓吹。”
易水河,即“风萧萧兮易水寒,懦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
夏祥想要送连若涵,却晚了一步,连若涵不等他说话,竟快步如飞,转眼间走得远了。
端砚和易砚之上,各有一方笔架。笔架由小叶紫檀木所制,精雕细刻,上面各挂有羊毫数只。左边的笔架上是宣笔,此笔因产自宣州而得名。宣笔的制作始于秦朝,始以兔毛竹管为笔,称“秦笔”。隋开皇九年后,“秦笔”也改称为“宣笔”。至隋唐、五代到大夏,宣笔一向以选料严格、制作邃密著称于世,被列为“贡品”和“御用笔”。
夏祥神采一收,寂然正容:“萧五,今后不得在连小娘子面前无礼,不管我有没有和连小娘子结婚,你都要对她执弟子之礼。”
“服从。”夏祥并未几问为何如此,又有何企图,尽管一口应下。
曹用果身为朝廷命官,虽只是从五品的少卿,毕竟也是京官,曹府与之比拟,不但小了一半不足,所处位置和豪华程度,相去甚远。少说也得二品大员才气享用如此地段如此豪华如此宽广的宅院。
再说连若涵分开观心阁,回到本身在都城的宅院莲轩。莲轩不管大小还是安插,都不比观心阁减色半分,只是宅院高低虽挂满灯笼,各处灯火透明,人来人往,不缺人气,却老是少了一丝人间的炊火气味。
萧五和夏祥情意相通,听出了夏祥的言外之意,当即后退一步,哈腰一礼:“是,先生,萧五服从。”又朝连若涵叉手一礼,“萧五今后服从师娘叮咛,不敢再师娘面前猖獗半句。”
右边的笔架之上是散卓笔,为宣州诸葛氏创制,是以又称“诸葛笔”。散卓笔“偶然”,不消柱毫,而是用一种或两种兽毫整齐散立扎成,笔毫软硬适中,具有尖、齐、圆、健四德。偶然散卓笔柔润、根底坚固、久用不散、誊写流利。
得知夏祥就要搬走,张厚、时儿和沈包都来送行。时儿依依不舍,非要问夏祥搬往那边,张厚却只是淡淡地随口一问,郁郁寡欢、精力委靡不振,明显还没有从名次排在沈包以后的打击中规复过来。沈包也有几分不舍,只是刚才见地了见王特地来寻夏祥之举,心知夏祥当今已是各方权势的支点,他已然攀附不起,也就没说甚么。
端砚出产自岭南端州。端砚以石质坚固、光滑、细致、柔滑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誊写流利不损毫,笔迹色彩耐久稳定。不管是盛暑还是隆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茶青,水气久久不干,故有“呵气研墨”之说。
“你在考场之上所作文章,是否能够一字不差地默写下来?”此事事关事情成败,见王也是隐有担忧,是以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见夏祥还是不肯说出见王的真正企图,连若涵也不再多问,让令儿叫人来为夏祥清算行囊,搬往观心阁。萧五也不闲着,来搭个动手帮手。幔陀倒是袖手旁观,既不上前,又不阔别,只抱剑在一旁冷冷旁观。
观心阁位于安宁河边,摆布都是民宅,周遭百丈以内,没有商店和商贩,也无官府衙门,地处繁华之地却无喧闹之扰,当真是一个可贵的闹中取静的桃源。夏祥一见之下就欣喜不已。
如果让人见了,必定会非常恋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