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明悟道心旦夕间[第2页/共3页]
正在这时,就听隔壁桌一男人说道:“你可曾听闻,贾善人正大张旗鼓的调集怪杰异士!”
柳旭宣泄了一通,看其楚楚不幸模样,不免生出怜悯之心,细心机考一番以后说道:“我有两法助你,其一,可传你一门敛息术,或许能收敛一身妖气。其二,可指导你一去处,有机遇持续道途。”
捉鬼降妖大法师当仁不让,摆布摆下香案,屏退世人于外间。紧接着拂尘一甩,脚踏七星步,急步绕行香案,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儿口吐净水,一会儿又喷出烈焰,不时的冲云榻甩动拂尘。
“小子,别在这杵着,碍手碍眼的。”这瘦子先前挨了一巴掌,正心气儿不顺,见柳旭幼年,就把气撒在他头上。
柳旭清算表情,叹道:“罢罢罢!忘你今后相夫教子,不成尽情妄为,不然他日定取你性命。”随后传了敛息之法,出门而去。
柳旭听二人言语,心中思忖,贾府调集异士,场面必然不凡,现在我也算异士中的一员,去长长见地也好。
仓猝吃下一些酒菜,一起探听之下,忽见街北蹲着两个石狮子,两间朱红色兽头大门,门前摆着一张八仙桌,端坐两个华冠丽服之人。
柳旭听得一叹,心有感到,真是乱花渐欲诱人眼!这繁华繁华,如过眼云烟,转眼成空,哪能及得上长生道果分毫!细细体悟心中所得,直感觉体内轰的一声巨响,真气鼓荡,冥冥中有一股六合之力加身,困扰好久的风池穴,完整化开。
白蛇沉吟半晌说道:“现在我与贾雨琴瑟相和,日日锦衣玉食,出入有仆人相随,实比那问道独孤强过太多,何况已有孕在身,实不想麟儿受驰驱之苦。想那长生之途,艰巨险阻,虚无缥缈,说不定哪日就丢了性命,落得个身故道消,不求也罢!“言罢盈盈一拜。
第二日中午,胖管事前来,对柳旭说道:“稍后我会领你畴昔,一组十人,每人有一刻钟的时候。”
“嗨!你想哪儿去了,时装戏看多了吧。传闻贾善人儿媳染恙,一年多也不见好,日渐肥胖。有传言说此女被鬼上了身,这才调集能人异士做法。”男人饮下一杯,莫测高深的说道。
“咳…咳…你还别不信,我表舅的二嫂的侄后代婿在贾府当差,就是他说的。”男人被他质疑,再加上喝得急了些,立即涨红了脸。
而那木质的车马,是一件符器千里马,朱三曾吹嘘如何了得,可惜世事无常,转眼间就已身故道消,符器易主。
手续齐备以后,被一小厮带领,安排在一间角落的客房。刚进入屋内,一股霉味儿劈面而来,墙角已经结了蛛丝,只比柴房强上一点。
此时那瘦子叫骂道:“你这黄口小儿,早已警告过你,现在想走就走,当我贾府好欺吗?速速将他拿下。”立即又有两位壮汉突入,向柳旭逼来,而身后列队的七人,亦是出言调侃,的确不堪入耳。
看着街上孩童玩闹,行人如织,再想到死去的朱三与伍元白,不由得心中一叹,世人碌碌,于尘凡中苦苦挣扎,而修炼之辈,为了心中大道,亦是来往驰驱,本身又何尝不是如此!
道门修炼,讲究道法天然,道之天然的法例既是天所师法的,也是地所师法的。人生于六合间,修行大道,就当师法道的天然赋性,适应六合天然窜改的规律,这就是道心。
一名红脸膛的中年人,法号‘上天上天捉鬼降妖大法师’,身穿八卦紫金道袍,左手一柄玉快意,右手一柄拂尘,迈着八字步行在步队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