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书社[第1页/共2页]
王夫人的笑容里有些局促,端方问安,又受了三位女人一礼,她打量了一眼,三人都戴着帷帽,她看不清模样,也不晓得哪一名是原想相看相看的徐令意。
金银铺子的掌柜迎出来,一行人上楼时,恰好遇见了王甫安的夫人。
话音刚落,边上的人都闻声了,有人问道:“徐二公子的表姐,是不是那位面貌出众的顾女人?”
徐令婕一怔,但也顺服地把那匹料子拿来比了比。
顾云锦没凑畴昔,压着声儿跟徐令意说话:“我觉得,比起看料子,姐姐更情愿练字。”
徐令澜接了一看,笑道:“表兄,母亲和姐姐们来了,等着你作词呢。”
顾云锦畴前极恋慕能入书社的女子,徐令婕带她来过几次,只看别人比试,从不自个儿了局。
楼梯不宽广,一上一下的,不免拥堵。
杨氏提笔写了,让书童带去给徐令澜。
是个,下个月城隍爷诞辰,城隍庙热烈极了,可不能缺席了。
自华书社取自“腹有诗书气自华”,老先生是先帝爷年间的探花郎,不喜宦海拘束,只做了几年的官,退下来开了书院讲课,上了年纪以后也歇了,办了这家书社,给学子们以文会友的处所。
王夫人自知理亏,又不敢把“好日子时请您赏光来吃酒”挂在嘴边,只好挑了一溜儿的好话夸三个女人,看不着脸,就夸姿势身材着装,甚么话好传闻甚么。
杨氏这般吃力费银子,企图挽回徐家的名声和颜面,徐令意亦是徐家一分子,如何会拖她的后腿?
掌柜的不知两家事情,见两位夫人认得,便道:“王夫人是来挑放小定的金饰的,但是细心了,挑了好久才挑中意。”
还是前回给顾云锦买镯子的那家,要说的话她都想好了,家里这三个机警鬼,一个得了新的,另两个也撒着娇想要,干脆一道来,三人本身挑去,本日衣裳也做了,金饰也买了,她但是一碗水端平,再说她偏疼她也不承诺了。
徐令婕自认学艺不精,倒是徐令意的一手字,得过老先生几句指导。
杨昔豫转过甚来,道:“谁来了?”
定了几套衣裳,杨氏又想再去金银铺子了。
婆子凑过来,在王夫人耳边嘀咕了几句。
杨氏见她这般见机,当着铺子里人的面,见好就收,不跟她难堪。
顾云锦想说自个儿不去,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下去了,她太体味杨氏了,只要她前脚走人,后脚杨氏必定会乐呵呵笑她“害臊了”、“小女人家心机”,几句话落到旁人耳朵里,全然就曲解了她的意义。
徐令婕情愿,徐令意不表态,顾云锦极不耐烦去看杨昔豫出风头。
徐令意笑容浅浅,道:“我再爱练字,也要穿新衣裳的,谁嫌箱笼里的衣裳多呀。”
她晓得杨昔豫的文采不错,写文章也有一手,若没有真本领,五年后也没法金榜落款。
她一面笑,一面想,畴前就是走动少了,今后常常出来选个衣料、尝尝酒楼的新菜,还能叫上魏氏一块去城外道观里添些香油钱。
杨氏更加欢畅了,转头与顾云锦三人道:“自华书社就在前头,我们去看看?再让令意给令婕挑个笔墨纸砚,省的她又把字写得不好推到四宝上去。”
杨氏表情是真不错,三姐妹在外头越敦睦,对徐家就越好。
“那真是要恭喜了,千挑万选。”杨氏笑容满面,语气却咬牙切齿。
杨昔豫就在此处攒了极高的名誉。
顾云锦弯着眼儿直笑。
“母亲带着大姐、二姐、表姐都来了。”
“岂是运气呀,”王夫人阿谀道,“我听犬子说,杨公子那首词,连国子监里的先生们都夸奖,本来这月想去瞧瞧,可他本日有课,只能晚些再品读杨公子的高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