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军队打的是后勤[第4页/共4页]

也恰是1940年,罗马尼亚局势岌岌可危,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苏联都向其提出国土要求,苏联干脆于7月1日出兵侵犯了比萨拉比亚。11月23日,罗插手轴心国和《fan共产国际和谈》,当年德国对罗的石油依靠量达到94%,到次年的“巴巴罗萨”行动时,208.6万吨的对德石油出口比参战的100万罗军更有代价。

固然希特勒具有战役机器的强大力量,也有日趋增加的分解燃料可供利用,石油题目却从未使他感到放心。的确,那种担忧曾促使他构成以“闪电战”为根本的根基计谋――集合机器化军队实施凶悍而短期的进犯,以便在燃料供应产生题目之前篡夺决定性的胜利。

谈完了石油,再来讲说用饭,德国东线每个步兵师每天耗损的补给为200吨,每个装甲师300吨,这是一天的耗损量,200吨的耗损有几十吨是食品和饲料,有1/3是燃料,其他的是弹药和汽车零件一类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应当是战时的耗损,但必定不是战役耗损。

1939年上半年,德国石油入口达到顶点,最大来源是罗马尼亚。固然9月后欧洲以外的来源断绝,德国当年仍入口石油516.5万吨,比1938年整年还多20万吨。1940年5月27日,德、罗两国签订石油和谈,当年德国入口的207.5万吨石油中有97.4万吨来自罗马尼亚,别的按照《苏德贸易和谈》,入口近65.7万吨。1941年,从罗马尼亚的入口增至100.7万吨,上半年从苏联入口28.3万吨。

第二天,阎少尉和国度防卫部非洲司联络人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短信,钱已付,货色已经运走,合作镇静,等候下次买卖!

在等候各种军用物质被运进威海港仓储基地的时候,王凡也没闲着,通过收集平台,开端采购军队吃穿用等各种耗损物质。平常看小说写得某某战役神乎其神的,仿佛配角振臂一呼,王八之气一发,仇敌就引颈受死,大战也很简朴,那就是多少多少万人打击啦,多少多少设备开仗啦,攻陷多少多少城镇啦,这回实际预算德国第六个人军需求弥补的物质,才深切熟谙到军队设备的庞大,后勤的辛苦与首要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