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女娲篇——诸圣初会(中)[第1页/共2页]
平台中间,被符咒层层环抱着的,是一个圆镜形的凹面,径长三尺摆布,实则刚好三尺三寸三。凹面内薄薄一层波光,月色下更显得琉璃细致,灵动闪动。世人皆是天授神体,洞明人间万物,深知此物之不凡,较之美酒玉液不知高了多少品级。
细看之时,只见这九道泉水会聚而成的浅塘当中,盎然生着一株莲,周遭不及三尺见方,虽小却灵气逼人,世人一见之下皆是一惊,均晓得这莲是六合初开之时,得天清地浊之气孕化而生之物。
洞中陈列清爽淡雅,古朴中储藏着浓烈灵气,玉蝉舞天,皎白的月光颠末水帘的感化,晕起淡蓝色柔光,复又投射到洞中间位置,由山泉会聚而成的一汪浅塘,塘中泉水凌冽如镜,将这柔光吸纳、反射,涣散出一洞光辉。九道沿石壁蜿蜒的水流亮度犹高,辉映之下更增奥妙神采,真真仙家福地。
行未几时,涛声渐浓,再行时,渐闻拍岸海水灌入山根岩洞所传出的嗡嗡响声,顷刻,绕过山林,在一片开阔草地绝顶,豁然开着九丈见方的门洞,月光皎白,自门洞映入,回顾看时,方知这月光何止在洞前盘桓,更可回环于洞内诸景,自晕出平和宁谧的安然气象。想来这金乌燃起之时,这洞中当是另一番景色吧!
披袍罩巾的父老,月光下显得格外清癯颀长,罩巾宽广,难以尽睹形貌,模糊只见目中闪动出的聪明幽光。父老抬步款但是行,落脚之处自有一物相托,脚步过后又空无一物,如此瓜代循环大步前行。倘若千千万万年后的“人”能有幸睹此盛景,当会惊呼出分歧的器物称呼,这脚踩之物因人道而变幻,由民气而分歧,但本日的诸位大神天然是能够看出其本质本源——“两把心形利刃”两侧锋刃色彩各别半黑半绿,形状亦不不异半如锯齿半如镜面。
女娲含笑应对,说话间已领着世人穿过洞口。
宙斯抿了一下嘴唇,盯紧女娲远去的方向,瞳孔中闪动起熠熠火花,继而周身电芒攒动,莹白如炬,将全部应露台晖映的如同白天,可即便如此,还是难以看清楚身边另一名披长袍罩头巾前贤的尊容,一声长啸间,电光在山谷间画起长虹,激射而出,瞬发即至,势大力沉自成王者风景;
“上神莫不是怕一些宵小歹人潜进洞府偷窥不成,用这么霸道的结界拱卫?揉光中五彩,乾坤五行,音中五律细致抟练,依我看的确就是一件艺术品了!”
世人面面相觑,燃灯折下一缕草叶,顺手抛入谷中,悄悄一跃踩定草叶,沙弥紧随厥后,一道随风飘去;
老君轻舒鹤麾下埋没的长袖,云袖摆动间一缕云雾飘但是出,遇风即长,刹时已膨化成九尺见方的云团,老君抬脚向崖前一迈,云团刹时消逝,复又刹时会聚在脚下,老君早已规复成先前的负手状,漫步般步入云团中间位置,凌风而行,鹤麾罗袖翩跹舞动,好一派仙家气象;
沿山势林隙天然构成的小径穿行,山俊木雅,虫鸣泉澪,时见玉蝉轻舞柔光满盈,偶有流星闪动划过彼苍;未几时林尽山平,豁然一马平地,奇花异草错落依偎,珍兽羽虫驰驱蹁跹;又走些时候,渐闻高水击石之声,遥见瀑布挂于山峦,山高水猛若巨龙潜渊,谷阔潭深似玉盘含珠。世人皆立于山头平台之上眺望瀑布,尽为这壮美所倾醉。
女娲浅笑道:
世人均为言语,女娲此番发问也是循礼数罢了,岂会不知世人所想?再者,这本就是天定之事,是几位天赋至圣的得道之由和布道之途。
女娲往前轻迈纤足,便自这应露台翩但是下,肩头的夜雪抢先一步爬升而下,在达到女娲脚下的刹时嘭的现出六丈真身法相,纤足踩定厚厚的雪羽,女娲负手昂扬,长发翩然衣袂飘飘,如一道被月光洗净的彩虹普通,素净淡雅横亘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