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霜镜石——冥间有序[第1页/共2页]
“这位小兄弟年纪悄悄法决、兵器却皆非俗物,敢问师承何人?”
“贫僧岂敢,大帝但说无妨。”
“地藏佛所言甚是,尔等虽皈依甚久悉心研习,但皆故意障盈胸、道行未满,方才为师言毕,如此任务严峻之事当如泰山加顶而倍感惶恐,尔等却面露忧色对劲洋洋!此番境地、此种心性实在尴尬大任,待汝等突破心障初窥天机之时再去不迟。”
酆都、地藏比邻而居,所行之事虽佛、道有别而实则无本质差别,是以二人经常于九别、九公山顶论道讲授,座下弟子天然非常受益,虽有门派之别但所学所闻却能兼具佛道之法。
“不过这‘焚心经’经如其名,练之心若火炮痛磨难当,但也恰是此番痛苦会令你常忆百姓痛苦,以痛苦止妄念,如此方能抗得过这诡异的谩骂之力!”
世人闻言后沉默很久,酆都深思以后对地藏进礼,地藏观此景象便知有要事相商,遂合掌行礼请酆都明言。
至于这十二巫的造化、命数,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届时自会带出,现在单表其间诸事。
众弟子无不欣喜,唯有地藏王神采凝重沉默不语。酆都亦默不出声,只是看向地藏一侧等其言语。
言至一半,地藏略加停顿后接着说道:
“本来出自炎狈之手,难怪如此霸道!宝贝皆有灵性,既有机遇得此兵刃互助,假以光阴自可心心相印。”
“家师曾叮咛我等守口如瓶,绝非因其名姓人间不容,而是另有启事,还望天尊包涵。此弩名曰‘风之子’乃北海之畔的宿狼山炎狈先生所铸,可惜长辈才干平淡,至今难以参悟此宝。”
地藏点头一笑,接过话茬:
“天下万物岂止亿兆,死生之数自有天定,虽说早有‘善近投胎,恶往西来’之说,但这善恶难以定论,所行更是难以羁系,只是此中不免呈现冤错,实在有违六合之道,有违我等初心。特别是现在霜镜重现光亮,更是迫使人间亡魂远来至此,可这西行之路何其凶恶,恶魂不敷为惜,唯惜善者横遭妖物苛虐,故有一设法……”
“责令我等座下弟子分属各地,组建各班冥府,登名造册实地测量属地内万物之善恶,善者就近择善入循环,恶者发配置此磨砺洗心,若能洗清罪恶则从恶发配循环,若从恶循环后还是罪过不止善心难住者,要么永不入超生而于此受罚,要么魂飞魄散、有归于无。”
待传法结束,玄策双目中那团昏黄黑气便荡然无存,但内心是以遭到的烈火焚煎之苦却令其喘气不止。世人谛视全部传决过程后再次将目光和思路转向西方的亮光,那边有太多的疑问,即便对众位座下弟子也是如此。酆都和地藏又何尝不知,反面世人讲授此中的后果结果怕是难以使其放心修行,遂移驾九公山顶开坛讲道。
世民气中稍有不舍,但毕竟都是久修之士,倒也不急不恼,各自称喏领命。且说守约等人见二圣议论的都是本门大事,固然都是造福百姓的善举,但本身作为外人也不便多听,遂起家沿着池边踱步。
遂迈步上前,以敬师之礼三拜九叩,地藏王菩萨大手一挥将掌变指,使宝珠上的熊熊烈火顺动手指源源不竭转入玄策百汇大穴,本就红发赤瞳的玄策在这‘焚心经’的浸润之下发色更显赤亮,不觉间其修为已在酆都、地藏的传决下晋升数个层次,现在的他即便较之于夜雪也是不遑多让,更别说守约丫头,更是难以企及,不过守约独一输于弟弟的也仅仅是本身与肩上这把‘风之子’的融会度。
“六合万物各有其性,但究其肌体难脱十本性、十二地性之数。这巫祖便是当年盘古大神破苍力竭以后,十二地性各取一丝会聚而成,故而可有这不灭道体。十二地性善恶兼具,若无天赋道力实在难以将其毁灭,霜镜自辟地之初便已有之,故能将其反本回原,十二性显十二巫,统统皆有定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