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袁绍来袭[第1页/共2页]
“急个毛线,如果波才真的被再次击溃,我们就往西南边撤,还是有路能够进入荆州南阳的。先看看环境再说吧。再说了,我们现在手里多少有些兵马,总不像之前落魄。”黄粱说道。
黄粱此时顾不得惊奇,急召回杜琳所部守御南门,本身则与雷扬带领其他士卒赶往北门。
何仪一行出城以后,黄粱便命令封闭城门制止出入,又令杜琳带领人马在城中巡查,令雷扬将弓卒尽皆派往南门城墙驻守。
如此想了一通,便觉放心很多,当下传令下去,只许恪守不出,如有敌军近前,则迎头一通乱射。
何仪闻言微微点头,又转头扣问其他诸人定见,黄粱此时已看出何仪成心互助波才,便没再提出南投宛城的设法,只是言道不如弃置阳城与波才合兵一处,与朱儁死战。而后雷扬等人也是同意互助波才。
何仪笑容满面,扣问道:“今朱儁官匪势大,依诸位之见,我等该当如何应对?”
黄粱迷惑,这是哪部兵马?难不成是袁绍?可在演义与史乘中都没传闻袁绍有参与弹压黄巾叛逆啊。当下在城楼上大声喊道:“何方官匪?胆敢犯我阳城‘虎狼黄巾‘!”
我擦!真是袁绍,这尼玛不对啊,他如何也参与弹压黄巾了?并且史乘说这家伙因为仇恨党禁,多次回绝朝廷征召,如何就成了何进掾吏了?另有小小掾吏如何能领这么精锐的兵马?
“还刻薄毛线啊,朱儁如果再次打败波才,到时候我们南下之路很能够就被堵截了,往北又是司州重地,我们想逃都没处所逃啊!”杨雄辩论道。
黄巾叛逆发作后,中常侍吕强谏言汉灵帝消弭党禁,征纳党人帮手平叛,袁绍这才呼应了大将军何进的征召,出任掾吏。何进身为外戚,夙来对寺人专政不满,而袁绍也一样分外恶感。二人脾气相合,何进便非常信赖,成心将他汲引,以是将手中羽林军拨出六百,令其专门讨取洛阳近邻小股黄巾,以便获得功劳,正大光亮授以重职。
那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王谢以后,自其高祖袁安开端,四世当中五人官拜三公,海内闻名。袁绍仰仗世资,不到二十便曾出任濮阳县长,厥后因母亲父亲接踵病故,去官归去,守孝六年。孝期满后,也不再退隐,只隐居在洛阳城内。大要名为隐居,实则公开交友各种党人侠士,与曹操、张邈、何顒、许攸等人过从甚密。
“不成!今敌众我寡,且波帅新败,士气不敷,恐难与朱儁争锋,如果死拼,我等必定亏损。何况‘角虎’大王虽失联络,一定身故,我等该抢先行探听韩云大王下落,再作筹算。”倒是小眼睛的匡朋进言道。
太多的题目想不通,不过眼下的题目倒是通透得很,如果出城与战,绝对是作死!这六百马队阵容划一,一看就晓得精骑军队,说不定还是大将军何进所领的羽林军,别说阳城只要四百步弓,就是有六百马队在手,也不敢出城硬拼。幸亏对方军中也没有攻城东西,只要恪守城池,应当无碍。如果袁绍想调派部将使出冲城锤之类的武将计,那也需求靠近城门才行,届时只要雷扬的200弓手乱箭一通,早将其射成刺猬。
何仪听完世人定见,深思半晌方道:“今波帅为我颍川黄巾之首,岂有不救之理?何况汝南黄巾渠帅彭脱,现驻兵于西华,离阳翟也是不远,若能合力抗击朱儁,一定不能一战。但我阳城得之不易,就此弃之实在可惜,我欲分兵在此守备。诸位听令:黄劭、何曼、匡朋各自清算本部兵马,本日中午与我奔赴阳翟方向,策应波帅;其他黄粱、雷扬、杨雄等人悉数留守阳城,城中诸事需以黄校尉为马首,雷军候所部弓卒守城无益,还望操心。尔等务必保我阳城不失!”众皆领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