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天狐谶语[第1页/共2页]
青衫男人沉默半晌,然后缓缓开口,“且看他可否真的从那风兮崖洞当中获得‘圣血’吧。”
那是一个圆锥形的庞大的奇异浮泛,四周皆为光亮如镜的奇特的淡蓝色晶石,那仿佛天但是成的形状上看不出涓滴切割的陈迹和裂隙,不知来源的光芒起于此中又终究此中,让那晶石镜面看起来敞亮透辟,又不至于刺人眼眸。
而那空中则底子难以看清,雾气蒸腾,在四周模糊的蓝色光芒晖映下,闪现出变幻的色彩。
然后,一个身影便忽的呈现在那画面之前,身着青衫,头戴高冠,双手负后,背对世人。
中年妇人一惊,凤目当中青色光芒忽明忽灭。
没有几小我晓得,青城山内,别有洞天。
青衫男人仍旧一言不发,只是谛视着那晶石当中的山谷瀑布,一动不动。
水汽蒸腾,雾气氤氲。
横卧在石床上的妇人没有了言语,站在她身后的中年妇人则轻声开口,“师尊曾与我提及过,那风兮崖洞自两千多年前妖皇拜访以后......便已‘魂去血枯’,现在非论去者是否为那‘血脉淡薄之人’,又那里还能再生‘圣血’?”
流水自顶部来,顺着晶石镜面流向空中,丝丝缕缕,无声无息。
横卧在石床上的妇人仿佛点了点头,“‘万古之才,起于烈火’,当初,第一个锦囊里的这句话确切如何都遐想不到当时的妖皇太一身上,毕竟阿谁期间英才齐出,能够被称作‘万古之才’的实在很多,但现在在第三个锦囊的描述却几近无疑,‘血脉淡薄之人’难有别的人选。”
青衫男人仍旧没有转头,只是屈指一点,一道红色光芒射入面前的晶石镜面,那一顷刻,看似硬如金刚的晶石如同水波般泛动开来,继而又缓缓平复。
那青衫男人开口说话,声音好似钟鸣,婉转明朗,“锦囊所言高深莫测,毕竟事涉天机,就算是先祖也不能过分明言,如果只看字面意义,十有八九是要出错的,当年妖皇太一的事情便是明证。”
在每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那一抹于彼苍映托之下的纯洁洁白,都能让统统瞻仰山岳的民气生崇高之感,继而慨叹本身的纤细不堪。
半晌以后,青衫男人摇了点头,仍旧背负双手重声道,“即便在那风兮崖洞当中,仍旧看不清他的命数,只感觉混乱不堪,其乱如麻,间或闪过的一些画面更是匪夷所思,不似其间,莫名其妙......”他微微停顿半晌后持续道,“只感觉赤色密布,众星陨落......如若他真的得了‘圣血’......”
横卧在石床上的妇人抬了抬手,将一缕乱发悄悄拨到耳后,“本来我对那第三个锦囊当中所指之人是不是他一样有些疑问,现在瞥见了他,我倒多信了几分,若真的是他,对他对心月还是我狐族而言,都是幸事。”
那横卧在石床上的妇人再次开口,“他很聪明,很像心月......”
洞天正中,是一个稍稍凸起于空中的石床,石床之上横卧着一个看不清脸孔的妇人,只能从那一头垂落却顺滑的银丝上模糊感觉上了些年纪,但看那身材却又难以切当。
青衫男人又自沉默。
横卧在石床上的妇人悄悄扭动了一下头颅,洞天当中满盈的雾气便仿佛活了普通,化作无数狐尾朝天扭捏,“先祖之心,难懂难测......当初先祖将逝于风兮崖洞,前辈们欲封其冢,她曾阻之,然后说出一句谶语,那谶语的上半句,便是‘魂去血枯’......而后妖皇太一机遇之下得入风兮崖洞,前辈们便感觉那一整句谶语全然便应验在他身上,可现在最后一个锦囊翻开,此中又见‘圣血’二字,如若这风兮崖洞当中仍有‘圣血’,两千多年前的一场变故便不能算是真的‘魂去血枯’,那么......那后半句谶语十有八九还要应验在我们这个期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