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风云起 (五)[第1页/共3页]
不过,罗金仍然拿捏不定,因为他记起昨日夜间收到的动静。昨日晚间,陛下在御书房召见了郭子忠近半时候。罗金并不清楚天子跟郭子忠究竟说些甚么呢?万一陛下只是高高举起,悄悄放下呢?毕竟郭家世代镇守北疆,累世之公侯,郭子忠本人更是数次救陛下于危难。陛下应当也非常清楚:如果对郭子忠惩罚过火,只怕民气浮动,北疆动乱啊!罗金纠结到十个指头都扭成了一团麻。他悄悄叹了口气,决定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内侍的声音顿挫顿挫,字字清楚入了罗金的耳朵。何如开衅盟国?这几个字仿佛雷声在他脑海中炸响,罗金内心狂跳,莫非之前的猜想竟然是真的?陛下十年来的第一次朝会就要拿北疆之事开刀?他神采庞大地看向武将序列第一人――北疆总督郭子忠。但是郭子忠身形挺直,面色刚毅安静,竟看不出半点惶恐不安。
“……本年暮秋,朕惊闻北疆兵器之声,驿马不断于道,京师云扰,朕深觉得忧。朕深知:北疆精兵三十余万,却多狠恶之士,不通转圜之道,恐起边衅。然朕尚不决策,北疆烽火已燃。朕甚痛之:试问鹰石十年未满,北疆何如开衅盟国?……”
繁华闲人?想到这个雅号罗金不由撇撇嘴,如许的人如何会被誉为昔日最杰出的皇子呢?罗金曾一度以为,此人若非大贤必为大奸。如果后者,对方埋没之深,令民气惊。作为陛下忠心不二的臣子,罗金感觉必须看清对方的真脸孔。他多次探查,但愿在对方伪善的面具后看到一副极度狰狞的面孔,但是他的希冀必定落空。不管如何摸索,此人竟表里如一,一如世人所见的那样萧洒和和睦。因而,罗金不得不承认对方真是一名高风亮节的贤者。
“......何故成骄兵?朕思之很久,始终不得其解。唯有追本溯源,直面旧事之痛。由此方知,兵败之因竟不在北疆,而在于朕,十年之前,朕种下兵败之因,本日吞下兵败之果。狼骑之墨,朕乃罪之魁首……”
莫非,十年来帝国的第一次大朝会,久不临朝的天子陛下再次呈现时,竟是要向天下人公布――罪己诏!
内侍锋利的声音还在回荡――
罗金听着圣旨中越来越峻厉的言辞,不由深为踌躇,待会儿陛下如果当真降罪于郭子忠,本身究竟该如何做?是替那郭老地痞缓颊几句,还是干脆落井下石?罗金也清楚,此时现在,对郭子忠及北疆诸将落井下石绝非帝国之幸事。但是,罗金一样感到本身圣眷不稳,他实在没有多少勇气冲犯陛下的严肃。唉,此次兵败已成究竟,丧失也极其惨痛,北疆总归有人要担责的,既然如此,趁便拿来做个垫脚石也不错。
内侍的声音在持续――
何故成骄兵?这几个字令罗金心中一抖,这是比败军之罪更严峻的问责?陛下究竟要做甚么?溯本清源还是要将北疆连根拔起?罗金发明本身越来越看不清天子的真正目标了。至于这封圣旨也越来越不像一封正统的圣旨了,仿佛更像别的甚么――,罗金模糊抓住了甚么,却仍然一无所获。
戴琛仿佛感遭到罗金的目光,也微微侧过脸来,淡淡地扫了罗金一眼。只是一眼,罗金便感受本身仿佛被毒蛇盯上普通,一丝阴冷直刺肺腑,并且这阴冷当中仿佛还藏着狂热的镇静,看来真的有人要不利了!罗金心中一颤,避开对方的目光,他也不肯意在这个时候获咎这头疯狗。毕竟论起圣眷,对方不遑多让,论起手腕,这只疯狗可谓人见人怕。
“……冰原一役,狼骑营尽墨于斯。帝国无敌劲旅,遭遇八百年未有之惨败。狼城都御史刘继业上书有云:出兵之日,精骑近万,旗号云从。败军之日,仅余残甲数百,满城丧泣。闻此,朕甚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