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千古一跪[第2页/共4页]
柳从之将手中手札置于烛火上扑灭了,一面道:“顾小公子才调横溢,忧心民生,若能得一机遇一展雄图,必然不会孤负令尊希冀。柳某起兵造反,确切也是为一己私利,但是举目只见万里江山一片疮痍,百姓困苦民不聊生,也是不忍。”他说着一顿,而后浅笑:“柳某半生驰驱繁忙,唯愿有朝一日,世上再无兵戈挞伐,异国铁骑不敢犯我国国土一步。百姓安居乐业,衣食充足。海晏河清,天下承平。”
柳从之看完手中手札,转头看他一眼,笑道:“小顾公子,你伤得不轻,得好好涵养才是。”
柳军精力充分,兵强马壮,携威而来,薛朝无援少兵,军中一群乌合之众,高低离心,闻柳军威名而丧胆。
而一起走到现在,胜利几近已是十拿九稳的了。
城门前千军万马鸦雀无声,城内,薛寅身后数百米之处,兵士、朝臣温馨地望着这一幕,暴风劲吹,除风声外,统统不闻。
最后关头,仍然在外的,除了朝臣,就是兵士。朝臣乃至也跑了很多,霍方一倒,大家六神无主,很多人乃至已经筹办着投降了。最后关头,在宣都城门前线队的,是合计八万名流兵。晃眼一看,仿佛也是支浩大的步队,但是只要细看,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在他缓缓逼近宣京的同时,宣都城门一样缓缓翻开,先是裂缝,而后裂缝缓缓扩大,先是一人宽,再是两人宽,再是一丈,两丈,终究完整敞开。
顾均看着他的眼神,心中警兆顿生,一刹时浑身发凉,竟是惊出了一身的盗汗。
薛寅身上的龙袍早已皱巴巴,他却也偶然顾及,柳军已行进到了能够看到宣都城的处所,宣京一方天然也不是全无所知,究竟上,霍方甜睡不醒,大敌当前,没个主心骨,宣京一方上高低下都快急疯了。
整座城被覆盖在不安的氛围里,反而显得非常温馨,街道清空,百姓闭户不出,前几日还能竭力保持的繁华雍容没了踪迹,白雪未化,雾气满盈,昏黄冷寂当中,透出几分冷落与沧桑。
袁承海在他附近,见状皱眉道:“以霍方的脾气,毫不会做出此等佛门大开之事。是有诈?”
他说到“海晏河清,天下承平”,声音俄然放得很沉,而后长眉轻挑,一双通俗黑瞳核阅顾均,目光沉沉:“不知顾小公子,是否情愿得见这一日?”
素闻柳从之乃是劝降妙手,实在名不虚传。
如何故一人之力,丢尽举国脸面?
主帐当中,柳从之温馨独坐,细细打量手中一封手札,很久,嘴角微微勾起。
与此同时的宣京,却也和安好沾不上边。
另一军中将领策顿时前,也建言道:“这事看上去蹊跷,殿下,不如我命人先上前一探。”
一旦胜利,改朝换代,青史留名。
一片沉寂中,驻扎在离宣京不远处的柳军敏捷并且井然有序地拔营,束装,温馨地筹办最后一场战役。
柳从之的笑容深了些许,“这话说得及其在理。以是我便深思着,既然做天子的整天荒唐想着弃世登仙,弃百姓痛苦于不顾,掌管大权的成日贪污吃苦,乃至民生凋敝,那我把这群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赶走,还天下百姓一个承平,岂不快哉?”
柳从之稍显怔忪,他胯下战马微一嘶鸣,似想疾奔向前,柳从之一勒缰绳,一手重拍马的脖颈,低笑:“别这么急。”
“听过。”顾均皱眉,当然听过,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民生本就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