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1页/共3页]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有为,则无不治。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生长保;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华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知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
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飉(liáo,风的声音)兮
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lěi,孱羸)兮若无所归。世人皆有馀,而
。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
24.企者不立;跨者不可。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明白若辱。广德若不敷。建德若偷。质真若渝。风雅无隅。大器晚成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窈兮冥兮此中有精
37.道常有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知名之朴,夫
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
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
。荏弱胜刚烈。鱼不成脱於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之。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多少?善之与恶,相去如何?人之所畏,不成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世人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觉得天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有为而无觉得。下德有为而有觉得。上仁为之而无以
23.希言天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孰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处置於道
器,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其精甚真。此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有为乎?天门
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成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