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门三寡妇[第2页/共3页]
四妹和五妹刚从家里织房出来,就听到这番震惊的谈吐,四妹婉静赶紧道:“哥,你说甚么呢,还不快给大嫂赔不是。叔子嫁嫂,这话你也说的出来,亏你还是读过书的人。”
韩家大族,传闻韩氏暮年跟着韩家主家的蜜斯一起读书,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乃至还会做诗。她不满二十嫁到李家,给李家生了三子五女,没有一个短命全都扶养长大。李璟的父亲从小弃武学文,婚后也一向是读书做学问,家中事情几近都是韩氏筹措。特别是厥后科举不成,转而为吏,长年在外,家中更是全丢给了韩氏。
二哥的七七刚过,二嫂还在带孝中。李璟心中感喟,二哥比他只大一岁,与二嫂王氏结婚不过半年就归天,苦了二嫂了。二嫂他也见过几面,才只要十六岁,还是一个薄弱未长全的少女。现在,却成了孀妇。
可现在,李家却连补葺房屋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可叹李家多难多祸,现在一家的重担全压在这孩子的身上,倒是迟误了他的出息了。
大师都不再说话,李家家教严,食不言寝不语那是端方。李家用饭是分席制,每小我的面前两碟菜,一碗饭。两碟菜一个是菘菜煮鸡蛋,一个是咸菜便条,饭则是粟米粥。菘菜实在也就是后代的白菜,不过此时的明白菜与后代还是有些分歧的。李璟吃了几口,煮的菘菜没甚么调料,只要一点油星子和一点盐,平淡有趣。那粥更是用连粟带壳一起舂碎的糠粞做的,不但粥里有糠,并且还稀的和汤一样,底子没多少粒米在此中。
“大嫂,二嫂呢?”
李璟又转头看了下大嫂,大嫂和二嫂也差未几,也是刚过门没半年大哥就去了。大嫂已经守了四年的寡,现在才不过二十一岁。更加让他感喟的是,两个寡嫂都没有一儿半女,年纪悄悄,就要守寡,连个后代都没有的依托,这运气是何其悲苦。
大嫂张氏倒是低头落泪不语,一家人一时都沉默着。
海草春荣秋枯,长到必然高度后,碰到大风大浪,海潮就会将其成团的卷向岸边。本地的人们要盖屋子,都会提早到海边汇集海草。人们将这些海草打捞上来,晒干清算,比及盖屋子时利用。因为发展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既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性,另有冬暖夏凉、居住温馨、百年不毁等长处,是这一带本地百姓最钟意的修建。
李璟家的这座三合院子,已经有五十年的汗青,传闻当初盖时,光海草就用了五万多斤。不说王李村,就是全部周遭十数里,李家的这三合院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屋子。
大嫂给百口人安排饭菜,一边道:“你二嫂在屋里给你二哥念佛呢,哎。”
心头一阵发堵,一个大老爷们如何能让一家女人连饭都吃不饱。本身好歹也是个后代来的,总不能让一大师后代人养着他吧。看来,这面前当务之急,最首要的一件事情,便是要处理一家人的用饭题目。只是,这用饭题目要如那边理呢?
“大嫂,如果有合适的,你再挑个好人家嫁了吧!”李璟没法设想一个如此年青的女子,却要今后守活寡一辈子,不由出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