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年】[第2页/共3页]
老夫人乐得搂着她直叫“心肝儿”,还点了点她的小鼻子,道:“不是让丫头们不必叫你?天儿还早,再睡一会子多好!”
“蕲州据此路途悠远,二叔为官清正营私,许是被公事绊住了脚。”
“还是母亲定吧,女儿没见过甚么世面,恐怕识人不清。”
·
楼思玥笑笑:“祖母已经免了我三日请晨安,本日小年,我若还睡过甚岂不是太不该了!何况阿姊本日归家,我也想早点过来。”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以是小年这日,男人需拜灶王爷,而女子大多剪窗花。
老夫人见了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的大孙女,表情总算好了很多,拉着她坐在炕沿叙了好些话。不一会儿,楼思玥蹦蹦哒哒地进了门,扑到老夫人怀里,声音甜糯糯地存候。
“那里是因为这个!”舒氏摇了点头,“你二婶是家中独女,自从你二叔从乾州右迁以后,便再没回家了,这不,你二叔心疼她,本年特地改道去乾州岳丈家中过年。”
这事理楼挽裳自是晓得,她虽良善,可这类事情上看得很开,不会因为一时心软而给本身找烦苦衷。通房侍妾甚么的她倒真没放在眼里。固然本身的父辈都未曾纳妾,却见过旁人家的后宅手腕,冯嬷嬷等人没事也捡着这些事来讲给她听,让她长长见地,免得将来吃了人家的暗亏。
楼挽裳不附和地瞥了她一眼,“你啊,谁都敢打趣!”
“谁说不是呢!”舒氏虽也过得幸运,可提及弟妹还是有些恋慕,“你祖母本就不满你二叔娶个处所乡绅的女儿,他自知外放为官,如果留你二婶在都城,又没个娘家支撑,还不每天被老太太拉去立端方?”
“娘,您多虑了,我自知晚嫁非常不易,更不会挑三拣四的让你们难堪。既然您和父亲都看中了岑玉表哥,女儿依从便是。”
听芙微不成查地撇撇嘴,她不是家生子,对老夫人的畏敬之感尚且不敷,便在内心想道:当谁不知她那心机似的!明显是打上了小侯爷的主张,还让我们蜜斯当个牵绳儿的。侯爷那脾气,可不是谁都相处得来!
“二叔待二婶真是情义深重!”楼挽裳慨然叹道。
她沉默不语,舒氏觉得她没看上静王,便道:“你是嫌他有了通房?也是,你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夫一妻,不管是你父亲还是你二叔,都未曾有妾室。但你忌早嫁,谁家男儿能比及二十好几还不往房里塞人?”
·
腊月二十三这日,武安伯夫人早早便打发了车夫家奴去别业接了楼挽裳返来,见了面酬酢一阵,又叮嘱她道:“你祖母昨儿精力不大好,现在还没起家,等会儿你去存候时多哄一哄她,千万莫提你二叔。”
舒氏“嗯”了一声,道:“不止如此,昨儿捎来手札,说是过年也不返来了。”
话是如此,可楼挽裳常日里哪见过甚么外男,除了表哥表弟就是萧盏了,她可对小孩子生不出甚么不该有的心机,如许一来,也只剩静王。
听芙“噗嗤”笑了,“国公爷一把年纪了,还跪在灶王像前念念有词,真真儿风趣!”
听芙恐怕冯嬷嬷又罚她扫院子,赶紧拿着鸡毛掸子去正房寝室扫博古架了。冯嬷嬷也被气笑了:“小蹄子躲得倒快!”
“难为他了。”楼挽裳笑笑,让人筹办笔墨纸砚,写了复书给他。
舒氏用帕子点了点眼角,欣喜地勾出一丝含笑,“阿婉太懂事了些,母亲定为你寻一个好夫婿。”
语蓉听后,笑道:“侯爷这可真是将我们府当作本身家了,他过来祭灶,国公府上的灶谁来祭?总不能是国公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