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晚明枭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南渡河畔起风波[第2页/共2页]

沐忠亮拿出一张纸,凭印象记下当今公事员测验的大略条陈,筹算和黄宗羲商讨一番,先在海南实施。

“各位军爷,”他率先发话,因为沐忠亮只是穿了件道袍,他也认不出身份,只对兵士说道,“快叫你们大人出来,今儿我又带乡亲们来,就是想和你们实际,这儿世世代代都是黄老爷家的地步,就算你们是官军,也不能平白占了别家的田吧?乡亲没地种,吃甚么喝甚么?你们是要逼死人么?”

只见他们提着锄头草叉,浩浩大荡足有好几百人,领头的则丝衣方巾,倒是一副繁华打扮。

沐忠亮听了感觉不对劲,兵士又答道,“黄老爷也分了,就是分了!”

“没有!那么一丁点哪够?”

和黄宗羲又狠恶争辩了一番,有好几处黄宗羲都说,“要改能够,你想如何改都行,我不参与,但也休想署我的名字。”

不过这两人越吵,到最后达成的共鸣反而越多。在菁菁眼中,第一天她还一向谨慎翼翼在厅外守着,恐怕这两人打起来。黄宗羲年纪大了,挨一两记老拳非得躺上十天半月不成,那沐忠亮的名声估计也就臭不成闻了。

那如何行,没有梨洲隐士的名头这书的影响力起码要降落一大半。

“梨洲先生,元知兄,现有一急务,还需二位来统管。”

回到书房内坐好,沐忠亮摩挲着封皮上“明夷待访录”五个墨迹仍新的大字,打量了两眼,迫不及待地翻开扉页,

“余常疑孟子一治一乱之言,何三代而下之有乱无治也……”

此中废金银而用钞、工商皆本的提法都深合他意。乃至除胥吏、用士人这一点,沐忠亮都没和他提过,里头也明白写出来了,看来不能藐视前人啊,瞥见这所谓官吏一体,要不是黄宗羲大名鼎鼎,沐忠亮都差点觉得他也是穿越众了。

“元知兄,你先带着勃泥生员们,前去琼州各县创办书院,除了传授本来的数理文史外,再加上《天演论》和梨洲先生的《明夷待访录》,并为一科,就叫思惟政治吧。可对士民百姓宣布,本年开秋闱,考以新学内容,中者非论身份,皆授以官职。”

沐忠亮将此书细细读了一遍,待他兴冲冲跑出去时,才发明黄、张二人不见了踪迹。问仆人才得知二位先生已经歇下了。昂首看天,已然微微亮,方知一夜已经畴昔。

黄宗羲也一样表示。

两三天后,沐忠亮捧动手里的书稿,“梨洲先生,此书大成矣,闭幕中原治乱循环,黄梨洲之名必将流芳千古!”

“梨洲先生,您的高文却有几处还得商讨一番,待终稿成,我便交代印刷工坊不计本钱,刊发天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