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晚明霸主》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十四 用兵高手[第1页/共3页]

募兵制与卫所制最大的分歧就是兵士不再是毕生制,也不消子孙担当,而是变成了一个职业。老百姓呼应朝廷号令成为兵士,替朝廷卖力,按月份支付军饷。

江济邦喜滋滋的接过来,看的两眼发直:“我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说我都十三了,再有两年就得娶媳妇了。”

待号令声逐步安静下来,庄子固走上阅兵台,五体投地的道:“林公子,没想到你还是个鼓励士气的妙手,我庄子固自叹不如啊!”

“眼看着思宗天子吊死在煤山,眼看着流寇囊括各地,眼看着鞑子长驱直入,我和你们一样彷徨绝望。就连吴三桂、左良玉他们都投降鞑子了,你们受张天禄、张天福这对狗贼勒迫,做了错事也情有可原。”

林羽用严肃的目光扫了满营将士一眼,静悄悄的鸦雀无声,统统人都在屏住呼吸聆听,但胸膛内里的鲜血却在缓缓燃烧。

一样都是从戎,在虎帐里就能享遭到可观的军饷,而返回卫所就只能自给自足,并且不能经商不能改行,还得世代相传。

营寨就驻扎在三里以外,林羽策马扬鞭,不消一炷香的工夫就来到门前。

如许不公道的轨制不废弛才怪,跟着多量军户的流亡,大明朝的“军户制”逐步名存实亡,卫所军战役力每况愈下。到了明朝中前期只能靠营兵四周交战,比方由戚继光统帅的“戚家军”就是营兵的典范代表。

跟着明朝政治日趋败北,卫所的上层拿着军户当作劳动力来谋取财帛,很多划给卫所的良好地盘又被地主豪强圈走,导致军户的保存越来越难。自嘉靖期间开端流亡的军户越来越多,大明朝的卫所轨制逐步废弛崩坏。

满营将士的热血刹时被扑灭,纷繁举起拳头呼应:“我等愿跟随林守备痛击建奴,将功赎罪!我们堂堂中原,炎黄子孙,岂能受鞑子奴役?男儿不死,大明不亡!”

不远处低着甲等候收编的叛军闻言俱都精力为之一振,纷繁抬开端来望向林羽,眸子里暴露感激的目光。

话锋一转,蓦地峻厉起来:“但我们吃的是大明军饷,很多人祖祖辈辈都是大明的兵士,岂能让这些蛮夷之辈差遣我们,搏斗本身的同胞?

望着脚下不断挥动的拳头,听着山呼海啸的号令,林羽一下子找到了将来的方向。

除了募兵制与卫所制外,大明朝自嘉靖期间以来又产生了别的一种军事轨制,谓之“营兵制”。

我等身为炎黄子孙,礼节之邦,岂能向这些野猪皮昂首称臣,留着野猪尾巴一样的辫子,任他们呼来喝去?”

“庄将军过奖了,林某只是有感而发。”林羽抱拳谦善了一句。

是个男人就痛改前非,拿起手中的兵器,跟着我痛击建奴,将功赎罪,百年以后你们还是一条豪杰!”

“老子是个穿越者,不欠朱家一分钱,没沾到朱家一点光?凭啥非要把烂泥敷上墙?朱家的这些个藩王能扶则扶,不能扶老子就本身干!”

老百姓能够种地经商,将来有机遇发财当官,而做了军户只能世世代代从戎,能够建立军功飞黄腾达的毕竟只是少数。

既然本身来到了这个天下,又获得了逆天的金手指,为何不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

一个卫统统军户五千六百人,最高长官为批示使,下设千户,千户上面又设有百户。百户上面设总旗,总旗上面设小旗。

营兵以“总兵官”为统帅,兵源通过两种体例获得,一种是募兵,别的一种就是从卫所抽调精锐,由此产生了一个新身份――军兵。

总算拉拢了这个小舅子,林羽号令小旗官派两名流兵把江济邦送回督师府,本身却直奔“羽”字营而去。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