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击鼓鸣冤[第1页/共3页]
方泓墨道:“这么小的案子,哪位大人都是手到擒来的,就请刘大人审理便是。”
谢参军边幅堂堂,身形精干削瘦,双眉颀长稠密,一对狭长的丹凤眼,眼尾微垂,眼神却非常清澈锋利。他瞧见方泓墨入内,便起家从桌后走出。
他传闻方泓墨的讼案审理结束已退堂,便过来相送,一起走一起与他聊:“渊渟,十五那日你可会去参赛?”
都城人多,讼案亦多,乃至年节里胶葛还比昔日更多些,是以别的衙门新年加上元节共可封印休假十四日,京兆府却只能新年封印七日,从年初四就得大开衙门,即便在上元节期间,亦有值班官员受理各种讼案。京兆府尹因其就住在京兆府内,若此时有大案要案也常常就亲身来审了。
方泓墨又想起昨日傍晚那名勇救孩童的乞丐,便向王老大夫问起:“昨日鄙人拜别后,又着人送来一名伤者,叨教他伤情如何?是否留在了医馆内?”。
因赵采嫣此时病情并未稳定,难以精确量刑,以是要等一段光阴,若三旬日内病情几次,不幸归天,就要按致极刑名论刑,如果垂垂病愈,便按致伤来论刑。
刘通判接过来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扬声宣布道:“古人犯张良俊,收受贿赂,借医师之名,诬告贤能,虽终未导致死伤残等结果,却损人名誉,废弛医德。另,其明知方家儿媳赵氏妇人因扑跌而至小产,却开出错误药方,导致赵氏妇人血崩不止,虽未死伤,却病重昏倒,限保三旬日,再行复审。观厥结果,三旬日内若未恶化而死,则按殴伤论刑。”
刘通判见各条证据相互左证,究竟已经清楚明白,但按律还得问一下被告,便一拍惊堂木,收回“啪!”的一声,张良俊不由得瑟缩了一下。
此中一名短衣黑裤,扎着裤腿,外罩皮袄,身形彪悍的男人大步上前,走到立于门口东侧的登闻鼓前,拾起鼓槌在空中抛了半圈,再捏紧了用力敲伐鼓面,大声喊冤。
刘通判看过后,接着又传证人王老大夫入堂陈述。
“王大夫晓得他是那里人吗?大食国还是波斯人?”
刘通判看着年纪约莫四十多岁,气度沉稳严厉,身着青绿官从命暖阁东门出去,在公案后坐下,沉声道:“带人犯。”
方泓墨迷惑地望着老大夫:“只是如何?”
张良俊战战兢兢地被带了出去。衙役按着他的肩膀,让他跪倒在青石板上。他偷眼瞧着四周,见东侧的刑具架上,摆着十多根黑红参半的水火棍,而西侧的刑具更可骇,墙根搁着夹棍,墙上挂着拶子,看得贰心惊胆战,仓猝垂下双眸不敢再看。
方泓墨笑道:“瞿兄天然来过,年前就来过好几次,只不过当时正逢年底,是铺子里最忙的时候,他来找了几次都没能碰上我。”再来就是昨日在街上偶遇他与子毅的那次,只不过当时的本身急于归家,底子没心机去考虑这些玩乐竞技之事,就先推委了。
王老大夫捋须呵呵地笑:“方公子不必多礼,此人是医者中的无耻败类,老夫出言左证,就是要让他今后再也没法行医,免得他再为害百姓,废弛医师同业名声。”
说了几句,三人已经走到门外,忽听有人痛哭失声,都不由转头去看,就见一名妇人牵着孩童抽泣,两人都披麻带孝,另有几人跟在前面,男女都有,大多皆带哀色,此中一人推着一架板车,上面放着具盖着麻布的尸身。
但是这男人固然口中喊冤,却举止轻浮,脸上神情毫无哀思愤懑或义愤填膺之情,只要轻视不恭之色,底子不似有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