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整顿佃田契约,种植经济作物[第2页/共2页]
“你们想卖吗?”
“四两银子一亩,太少了,刘店主做人这么风雅,你再涨涨呢?”
还没等解缆,有人沉着下来,开端临时加前提。
免得再把刘稷给惹毛了,他刚才承诺卖的八百亩田砸在手里。
的确是异想天开!
早在开荒热时,就有人变卖了一部分田产。
是因为赵县令做主卖了田,能白得金子,卖了就是赚。
世人还觉得刘稷拿下近万亩的良田,会和他们成一起人。
一亩地要用的秧苗,买返来才不到三十文钱。
刚才还诘责刘稷想不想买田的人,张了张嘴。
插秧要提早拔秧苗。
当即就有人表示情愿割肉止损。
有了一个开端争抢的。
“可荒田只要一两银子,开荒本钱也才不到一两,不卖的话,种秋稻时还得犁一各处,买种子育苗雇人种稻,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消。”
“好你个刘稷,我们来买你的苗,你要买我们的田,依我看,你就是用心煽动村民和我们对着干,你好低价买我们的田!”
谁家的田产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很多人闻言,内心既佩服又不测。
“刘稷,我们大不了本年不种春稻,也毫不会让你得逞!”
“没事,隔夜没用了就扔了,归正我也丧失不了多少,就是杨财主你们,每踌躇一天,就会丧失上千亩的秧苗,最后能种春稻的一万五千亩也要绝收,种稻前破钞人力财力犁的地都要打水漂。”
有了一个领头的,剩下的也不再矜持。
当时的代价是不到五两银子一亩。
那是自祖上,一亩一亩地增加传下来的!
“涨价涨不了,但秧苗能够当作零头送给你们。”
刘稷早有筹办,想也不想地回绝。
“刘店主,你说让村民们各家拔一亩秧苗泡水里,这秧苗拔了可不能隔夜啊。”
现在种地更不赢利了,代价还会看跌。
没有当即回绝这个发起,而是交头接耳地筹议起来。
“刘稷,你这田还想不想买了?”
面前这群财主,已经没有任何能够还价还价的手腕,只剩下奉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