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才子必蕭之[第1页/共2页]
「少爷不拉二胡了,他现在只吹萧。」
门房大秋香整整两轮生肖,碍于她是店主面前的红人,将来的通房丫头,华掌柜都得看她的神采,他获咎不起,悻悻然地哈腰报歉,头朝下抬高,再也不敢看。
潇湘院有专门吹奏嵇琴的乐工,和秋香手上那把琴形状近似,却又多处罚歧,琴头曲折如勾,并不是常见的马首,从扁平四角变成圆筒六角形,下方有一块琴托,便利架在脚上吹奏。
「姐姐太客气了,主子叮咛的事,做好是下人的本分,平常我就是一小我瞎唱,这个教席我也不敢当,妳就当作消磨时候,陪mm哼哼唱唱个几句。」
考虑到这一点,从唐寅那得知,袁绒蓉此后会有一段时候常常跑六如居,华掌柜特别叮嘱伴计跑一趟潇湘院,奉告他们别往店门口来,改走直接通往内院的后门。
表示并非擅自作主,统统满是唐寅的交代。
有了共席喝酒的友情,隔天庄启德便奉上请柬,聘请唐寅作客。
秋香自告奋勇。
一曲方尽,袁绒蓉听怔了,鼻头微微酸涩。
沉醉、高傲地,秋香拉动马尾弓,娓娓奏出唐寅教给她的二泉映月,曲音悲惨最后淡然,而后荡漾,序幕听似风歇雨停,回归安静,细心感受,不刺耳出乐声里留下一片狼籍,吓煞人的苦楚,如泣如诉,道尽人间世事的无穷酸楚。
无从抉剔的应对,袁绒蓉在人前完美地找不出一丝的瑕疵,在桃花溪旁奔逃,如惊弓之鸟,透暴露绝望与仇恨的脾气女子,又躲回层层防备当中。
吃了两颗窝丝糖,一块滴酥鲍螺,等手上的茶见底后,秋香请袁绒蓉稍坐,回房拿出老红木、金花蟒蛇皮,羊肠线制的二胡,当着袁绒蓉的面调弦正音,
见袁绒蓉面有难色,又道:「我学了一年多,少爷说,教初学乍练的人绰绰不足,要我先教会妳根基功,等他返来再指导一些诀窍就成了。」
秋香纯真不设防,一股脑地把主子的事全说出来。
使唤丫环翻开点心,秋香叫宝环上茶,获得袁绒蓉同意后,将各式小点各分出半盒赐给六如居的下人。
打动之余向秋香赔罪。
十一岁,在其别人家还是三等丫环,做着扫地、洗衣的事情,秋香已经威风凛冽掌管一整座院子。
「倒也不是,少爷说比来要办的事情多,两地来回华侈时候,先住上一阵子,等闲下来就归去,这不,一大早他便去了永记布庄。」
六如居买卖火红的程度,和店主的诗词在江宁传播的速率成反比上升。
这首曲子秋香苦练多时,得过唐寅嘉奖,秋香用心矫饰,好让对她袁绒蓉刮目相看,一得逞,不免透暴露孩子心性,小人得志地藏不住笑。
「他得等好久了,我们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桃花坞。」
偶然潇湘院会来喜好嫖雏的客人,恶心点的,八九岁的小女娃也不放过,王姨做过的各种败行里,袁绒蓉最讨厌这类事,是以对他们格外架空,唐寅不像是那些鄙陋的人渣,而即便是抬了姨娘的通房丫头,也不会有掌家之权,秋香这半个主子,无疑是唐寅将她视为家人而至。
袁绒蓉慷慨地满足曾牛的幸运。
由唐寅亲身誊写的桃花庵歌,成了鼓吹的活招牌,上门旁观亲笔真迹的客人,临走前都会带上一两样文房四宝,小小的笔墨店来客络绎不断,不明究理的,会觉得走到酒坊茶社。
她不在乎,仆人家在乎,秋香插着腰,对着门房颐指气使地怒斥。
「可惜了,看来绒蓉没有耳福。」
唐寅一把手一把手地传授琴艺给秋香,当时秋香才九岁,九岁的孩子体悟不了百转千回的大人表情,纯粹是仿照唐寅,徒儿一鸣惊人,能够想见他这个徒弟的高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