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摹本也贵(求收藏,求推荐)[第2页/共3页]
至于罗汉的衣带,则是典范的吴带当风,是不是画圣的真迹还得看本来。”
“画圣的摹本。”
“可不是嘛,还不止一本,有20本……”
这时吴元瑜已经收起了画卷,然后走到郭京、刘无忌地点的那张桌子边上,将四十张十缗面值的茶叶交引递给了站在郭京身后的武大郎。
翰林丹青院待诏直陈佑文的至公子陈珍,过来一会儿也头戴着顶大帷帽走进了苏家铺子。他这段时候的表情非常不错,如果不是被帷帽帽檐垂下的薄纱遮了头脸,旁人就能瞥见他那张枣红色的长驴脸上都快笑着花了。
“就在那边。”
“哦哦……不说了,不说了。”郭京挨了训,却也没有真的闭嘴,而是顿时嚷嚷起来,“时候不早了,诸位都看过了摹本。如果要买,那就拿钱过来,若不想买,便把画卷还来。”
“我也买了!”
吴元瑜和李唐不但是书画文玩里手,并且他们本身都是画师,能被他们看上的摹本必定是好东西了。
李唐必定是来瞎逛的,他也没多少钱,底子买不起好东西,常日逛鬼市子就很少脱手,哪怕脱手买入的也是几十缗到二三百缗的东西。而他背后潘孝庵、潘巧莲两兄妹也不会在书画文玩上花巨款,以是李唐也不怕别人晓得身份。
陈珍凑了上去,挤到了吴元瑜身边,低声笑道:“吴大官人,得了甚底好东西?”
说着话,吴元瑜就把展开的画卷送到了陈珍面前,“这画上的醉罗汉的肉身部分,是真正做到了栩栩如生。五官、须发、头颅、四肢、手掌、胸腹,都做到了形神皆似,无一不真。而这等画人的笔法,是我平生所未见的。
武好古验过了交引(干书画行活动不识交引、度牒真伪是不可的),肯定是真的今后便收了起来。
光是摹本就敢要300缗!还不是名家临摹的,并且摹本数量还很多,足足有20本……
“甚底?”陈珍愣了愣,“只要摹本?”
陈珍也是个书画里手,用不着听吴元瑜先容,就看出这纸《醉罗汉图》的绝妙之处了。且不说不知真假的“吴带当风”,单是这罗汉的肉身,便用了出世在书画世家的陈珍没有见过的高超笔法。
但是一月转悠下来,陈大郎也没觅到甚底能入眼的好宝贝。明天他已经逛了几家茶坊,一样没见到好东西。不过他也不焦急,书画文玩行最忌的就是一个“急”字,淘宝贝的不能急,有宝贝想要脱手的一样急不得。
并且陈佑文本年才四十出头,如果保养恰当再活三十年都是能够的。到时候陈珍阿谁画技出众的弟弟陈宝,早就干上了翰林画院待诏,多数还在老头子陈佑文的安排下出职为官了……
在眼下的开封府,端王殿下另有谁敢招惹?以是他也不怕暴露真脸孔。
“一本摹本就要300缗,还不是甚底名家摹的,这本来他们想要多少?”
吴元瑜是个心宽体胖的中年人,乐呵呵的模样看着像个富员外。他也是书画行内里着名的好脾气和没架子,听到有人发问,便笑着回道:“东西好不好不晓得,但是这画确切是好的!你来看……”
鬼市子上的买卖都是偷偷摸摸的,哪有唱卖的?
“说是有本来,但是本日只带了摹本过来,先卖摹本,等大里手们都见了,再来唱卖本来。”
潘楼街上的武家画斋,最多再过一个月就会变成他陈珍陈大郎的财产了,并且武诚之的那张官牙身牌多数也会归他统统!
茶叶交引近似于一种以茶叶为抵押的债券,在开封城内充当大额买卖货币时是要在面值上打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