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天下豪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18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上(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共2页]

而万众百姓中的佼佼者若不能修儒,又如何科举入仕呢?如果没有了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的通天之梯,这天下豪杰可就……”

米友仁说的“真入宦途”当然不是做个不管闲事的“文艺官”和“挂名官”,而是大宋朝真正掌权的科举文官。

现在天下乃是三分,又以南北二朝并立为主。如果北朝大乱,我朝岂能置身事外?而北朝易主,到时候可就是新起刁悍之贼代替式微软弱之邻。”

这八个字是清末大儒梁启超在顾炎武的名句:“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上总结归纳出来的。

一年三十万的岁币可打发不了他们。并且,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也是靠大宋将士浴血奋战打出来的!

答案必定是不能!

科举的目标并不满是为了取材,而是为了搭起一部通天梯,让天下豪杰都沉迷到经义文章中去。

“元晖,辽国如果真的乱起来,对我大宋而言,一样是一场灾害!你我都是读书之人,并且也和大宋国运连在一起,得早做筹办才是。”

武好古和米友仁扳谈的话题又转向了马植,这位辽国来的汉人大族后辈到哪儿总能给人留下深切的印象。

就是拿去国子监和太学内里也能够说一说的。

“但是辽国眼看就要大乱,”武好古思考着说,“辽国的大乱迟早要涉及到我朝,没准就是一场天下大乱,如果我朝没有一多量允文允武的儒生能够担当天下兴亡。

“马植?”米友仁笑了笑,摇点头道,“教员,您怎把他和儒生想到一块儿去了?”

“哦?”借着暗淡的烛光,武好古看着米友仁,仿佛在等候他的结论。

如果大宋有几万个十几万个马植如许的“儒”,契丹、女真是不怕的,就是铁木真来了也未见得能奉迎,但是内哄约莫也要来了。

武好古点点头,米友仁所言非虚,马植如许的人的确不是辽国之福!

汉以强亡的本源,约莫就是曹操、袁绍、刘皇叔、诸葛亮这些“汉儒”本领太大了。

只怕这大好的国土,就再没有太安然闲的日子了!”

“天下三分?”米友仁喃喃道,“教员说的不错,现在天下的确没有归于一统,燕云未复,灵夏也未光复。”

方才从林海雪原中出来的女真人可不是吃斋念佛很多年的契丹人!

米友仁接着说:“别的,儒业如果兼修六艺,所育之人虽允文允武,但是研习六艺的破钞太高,普天下又有多少人家能够承担?若儒业以兼修六艺为上,又如何承担教养万众之则?

“早做筹办?”米友仁沉默一会儿,“先生是想真的入宦途吗?”

元晖,你以为我朝另有甚底图强之举是可做,是可为之的?”

“元晖,你感觉那位马植如何?他能和我朝的儒生比拟吗?”

后代大家都晓得王安石变法是失利的,但是在大宋元符年间,人们的观点恰好相反。统统人都以为变法已成!

你我皆是官宦以后,读书之人,焉能不知天下兴亡与众庶祸福之关联?若天下有颠覆之难,你我还得悠游清闲乎?”

“真的入仕又能做甚?”武好古反问,“我朝自王荆公变法图强,事情做了很多,法也变了很多,国用也足以支撑与西贼比年交战,冗兵也裁撤了几十万,还行了《将兵法》,清算出了很多系将禁军。

武好古现在说的,可都是事理,是儒家的大事理!

以是到了元符年间,熙宁变法能够说已经获得了胜利。便是让武好古去做宰相,仿佛也没甚么能够做的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