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阳指[第1页/共3页]
“这你就不懂了。”王烈拉着枯荣寺门的一边,避开偶尔路过的香客和知客僧,持续说道:“我跟你讲,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所谓六脉,即手之六脉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你们一阳指只要一根手指头,六脉神剑要用六个,你说谁更短长。”
“擦,一丈三米,进犯范围可够广的,难怪六脉神剑长途进犯那么牛掰。”王烈内心暗道。
“点苍山,不晓得有没有点苍剑派,仿佛天龙八部内里没有甚么短长角色在点苍山。先去天龙寺见地见地再说。”王烈暗道。
“六脉神剑?那是甚么绝学?小僧从未听闻。”枯荣迷惑道。
“本寺确切有很多师叔伯武功高深,一阳指也是有的,只是削发人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为了人前显弄。”枯荣双手合十道。
“枯荣大师,传闻贵寺好多大师都武功高深,精通一阳指,不知我可否一开眼界呢。”王烈向枯荣道。
只见他扎马收腰,微微运气,右手食指刹时点出,嗤的一声轻响,半米外书上的一片落叶从书上飘落,叶柄处有些焦黑。
“是了,枯荣现在还只是个小和尚,六脉神剑当初连段正淳都不晓得,他现在应当还没传闻过。”王烈心道。
“大师好工夫,鄙人另有事要办,就先告别了,他日再来上香!”说完不睬摸不着脑筋的枯荣,大踏步地分开了,此时现在,对王烈来讲,金手指胜于统统,先研讨一下再说其他。
“本来大师真的是段氏族人,想不到大师年纪悄悄就这么短长了,应当是年青一代第一人了吧。”王烈恭维道。
声音过后,王烈脑海中蓦地呈现一幅幅画面,一个透明的人像盘膝坐地,体内一条亮线不断挪动,光人背后一个个一样的人像一招一式地演练起来一阳指的各种指法。如同电影画面一幕幕翻过,人影合一,化作点点光影消逝在脑海中。
枯荣固然听不太懂王烈的逻辑,还是勉强点了点头。
小和尚停下扫地的行动,双手合十,道:“小僧只是个刚入道的小和尚,不敢当施主大师称呼,本寺唤作崇圣寺,也确切有些施主称天龙寺。”
小和尚见王烈还是以大师称呼,也没再改正他,内心也有点欢畅,答复道:“小僧法号枯荣,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富强繁华之树意示涅般秘闻: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现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地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师父给我取了这个法号,是但愿我能参透枯荣禅,登时成佛。”小和尚喋喋不休地解释道。
“想要像施主所说练成六脉剑气,恐怕当世无人有此深厚内力。”枯荣持续说道。
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对洱水,极占形胜。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这位大师你好,叨教这里是不是天龙寺?”王烈走畴昔问道。
“是这里就好。”王烈笑道,“不知大师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