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访族亲,珉与瑾[第2页/共3页]
他原盼着早日带弟弟去书院,可没想到赶上大考,心下便有些迟疑,不过是担忧成绩不好损了弟弟的自负心。
他倒不会想着庶弟会不会给自家丢脸,而是想着是弟弟在家中,同本身一样三岁开蒙,一定就不如本身。说到底,还是长辈迟误了弟弟。
兴王府一妃一妾,兴王妃出身直隶,兴王夫人王氏则是王老太爷的女儿。
只是现下被老族长问起,又当着道痴的面,这个“珉”字,王青洪到了嘴边竟不说出口,鬼使神差道:“定了,是瑾字。”
他望向道痴的目光,添了几分担忧,道:“四郎,这几日我来给你讲四书如何?”
王青洪内心已经下了主张,不管如何,也要让三郎与四郎避开此次选伴读。不然的话,如果有人用心使坏,在王府保举三郎,那不但就义了三郎的出息,连他这个做老子的也不能幸免……
虽说王老太爷说的不错,可王青洪倒是皱眉道:“王府可另有两位小郡主,这个时候让族中后辈入王府为伴读,如果王府有别的意义?”
王青洪问起王老太爷宗学大考之事,王老太爷公然晓得内幕。
王氏宗族的端方,男孩五岁上族谱,多时这个之前就起了大名。道痴已经十一岁,还没有大名,不过是被丢弃在故乡,王青洪这个做老子的忘了这回事。
“珉”,像玉的石头,却不是玉。
王老太爷见他这个正主都不焦急,便也不强求。
在贰心中,同为儿子,可嫡庶之别,就是美玉与石头的辨别。固然对老婆有所不满,可他对当年被母亲逼着纳表妹为妾,内心也不无牢骚。
次日,用罢早餐,王青洪便带了道痴去宗房给族长存候。
王三郎道:“宗学里有两个班,七岁退学进蒙班,学三百千;九岁开端讲四书。因学里多是正月才收新门生,以是四书讲授多放在上半年,这会儿已经讲的差未几。”
王老太爷踌躇了一下,道:“四郎的大名,你可定下了?”
不过两天工夫,针线房已经给道痴赶制了几套衣服。现下道痴穿戴浅绿深衣,上头包了蓝色福巾,翩翩小公子的模样,同半月前阿谁秃顶小和尚形象截然分歧。
心中安排安妥,他便也平静下来,与道痴提及宗学里的大抵环境……
道痴道:“父亲对三哥已于厚望,怎好因我之事担搁三哥读书?我没有干系,大不了先学着旁的,来岁上半年再重点听四书。”
道痴在旁听了,内心也非常对劲。斜王旁的字虽多,可作为名字的都是常用那几个,瑾字不过读起来还是寄意都算不错。
接下来,王老太爷便唤了个小厮,叮咛带道痴去找七郎玩耍。
王青洪道:“能不能争气,还是两说,不说旁的,就是功课这块,四郎就同其他族兄弟落下很多。”
*
不怪他担忧,朝廷早已诏令,不但驸马、仪宾不能退隐,只能接管国度扶养,连带他们的远亲都要躲避。不能举试,有官职的也需致仕躲避,不得参与政事。
纳王氏入王府,也是王府对处所士绅主动示好。
王三郎虽才进宗学小半月,但是也瞧着宗学里合作很多。同窗们,不是比出身,就是比课业,年纪不大,可也都顶着势利眼。
偏生本身的弟弟不管是出身,还是课业,都难以出彩,不免受人抉剔。
王老太爷多看了好几眼,赞道:“漂亮不亚三郎,有几分青洪侄儿当年的风采,青洪好福分。”
王青洪道:“尊大伯教诲。”
怎地俄然要在这个时候大考,到底是为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