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缂丝兰亭[第2页/共3页]
话落,王峥带着王英,后者搬着箱子,一起上楼来到了王峥的书房。
“嘿嘿,别那么严峻,我没别的意义!我用这件一级文物换你这张桌子如何样?”
“现在能够说说它到底是甚么来头了吧?”
王英笑着点了点头,“它的全名叫《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长1714.5厘米,宽31.6厘米。全篇统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有621.6厘米,全数为笔墨,有乾隆谕旨、御题诗、定武兰亭诗序本等十二段;第二部分为‘仿李公麟兰亭图’,长366.7厘米,图中有缂丝人物60,人名、诗文缂1185个小字;第三部分为‘汲引笔墨’,长726.2厘米,有孙绰后序、柳公权札、米芾跋、宋高宗御札等共13段!并且另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嘉庆观赏’、‘宣统御览之宝’五方天子钤印!”
不过嘉庆珐琅彩的艺术成绩不如乾隆,是以代价上也只要前者的一半,乃至更少。550万,就是王英买下这对小碗的终究代价,也是这五件(套)瓷器中代价最高的一套。
说着,王英把红箱子放在长桌上翻开,内里红色的软垫上,一件叠在一起,大要模糊发黄,仿佛丝绸一样的布卷呈现在王峥面前。
究竟上,张大千不但能仿石涛、八大隐士,并且除了江浙、梅清及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以外的那些画派,他无所不能仿,无不成以乱真,令观赏家们伤透了脑筋,丢尽了面子。
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及誊写用的纸张,另有一些练字的字帖。
王英微微一笑,“我们看到的这些才只不过它的四分之一罢了!”
不过等王峥把桌子上的毛毡拿走后,看到桌案大要的王英一下子瞪圆了眼睛。
“前面另有多少?”王峥点了点头道。
“清初‘四王’之一王时敏的《山川手卷》,可惜它不是王时敏的代表作,只是仿‘元四家’王蒙的山川画!但即便如此,这幅画的市场价也不下于1500万!”
“我要的那件一级文物呢?”
王英从口袋里拿出一双红色手套给本身戴上,然后谨慎翼翼的拿着布卷的一角向右边展开。
除了四幅画以外,别的的五个箱子里顺次装着五件瓷器和一件玉器。它们别离是‘清雍正粉彩缠枝莲纹杯’、‘清乾隆官窑胭脂红底粉彩鼓墩’、‘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粉彩山川四条屏’、‘清乾隆斗彩山川花草纹盘’和‘清嘉庆珊瑚红地珐琅彩小碗一对’。
……
看着桌案上镇纸所压的白纸上一本端庄的行书笔迹,王英笑问道。
王峥了然的点了点头。固然他初涉古玩保藏,但对张大千这位中国近代最闻名的画坛巨擘,国画大师,饮誉国表里,被称为中国画‘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大师还是有所体味的。
“你也喜好书法?”
剩下的玉器是一对青白玉的战国玉珩,代价47万!算得上是二级文物。
十件(套)代价将近2000万的古玩摆开,王峥核阅了一下后,朝身后招了招手,很快等在一边的王福和王禄便赶紧走上来,顺次给十件(套)古玩做鉴定。
最后这对小碗,倒是让王峥想起了本身发财的那对乾隆珐琅彩御窑器,两边除了尺寸差了点,几近一模一样。
“王峥,我们打个筹议呗?”
“四分之一?”王峥一惊,如许算的话,这幅布卷篇幅差未几有二十米了。他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么长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