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岁岁糖(1)[第1页/共4页]
筹办年节糕点的琐事是我最情愿做的,桃三娘让我帮她磨糯米粉,小小的一盘石磨,顺着一个方向转,预先泡好的糯米发得很鼓,拿勺舀米进磨眼时,牢记要半勺米加半勺水,出来的米浆白腻,以后掺入一点籼米的干粉,再拌入桂花和红糖搅拌好,蒸出来便是红香软甜的桂花年糕了。
我看他们去的方向,想起方才谭承说的话,心忖他们莫不是去的姜家吧?我正发楞呢,桃三娘过来一拍我肩膀:“月儿,你快来帮我磨些糕粉,张员娘家方才差人来订了十斤上贡的红糕呢。”
我在中间听得不由好笑,不过也感觉猎奇。过了一会儿,桃三娘送走了几位婶娘,我便问她:“三娘,如果被灶君说了好话,天庭会如何奖惩尘寰的人?”
正说着桃三娘就拿着一盒松子仁走出来,瞥见那小妇人便笑着迎畴昔:“婢女你来了啊!”
婢女点点头:“是了,向来听闻桃三娘对一饮一食皆非常讲求,从这松子糖也可看出,此人做事是非论大小都得当真刁钻些才对的。”
正在我发楞之时,一个提篮的女子身影走进店门来:“叨教桃三娘在么?”
桃三娘笑了笑,便顺手丢到一边,低声嘀咕了一句:“她身上的兆示恐不好呢!”
江都人特别喜好拿桂花年糕在十仲春廿三这日祭送灶君的,因传说灶君司管人间饮食,且身边陪侍有二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用以考查官方每家的各种善罪过动,年关时便上天庭陈述,人们都但愿灶君在上天时多说自家的好话,别说好话,因而就都筹办些又甜又黏的东西想去塞灶君的嘴巴。桃三娘对这个说法只是笑,街坊的婶娘来买糕时跟她提及祭灶这事,她便用心抬高了声说:“实在依我看,不如干脆做一缸醪糟给灶君爷,让他喝个醉眼昏花,脑筋不清,天然就不记得你家另有甚么好事了。”
谭承啧啧嘴:“昨儿夜里刚躺下,就被姜廪生家的人叫走了,仿佛说他家娘子昨夜小产了,急得人不得了。”
邻近度岁,江都城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浆洗、裱糊,也可贵这几日晴和,小秦淮畔一行临水的窗户都撑开着,晾出红布或腊肉,另有一个个荸荠形的盖篮,也不知各家那篮子内里备的都是甚么好吃食。
婢女接过糖块咬了一口,有点迷惑隧道:“要说做这糖的工序,我家也是差未几,只是出来的味道究竟是与三娘你做的分歧啊!”
我昂首望去,是个年不过二十摆布,面貌清秀的挽髻小妇人,看着倒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是哪家的。我赶紧起家答道:“三娘在前面呢,我帮你去叫她一声。”
“你不晓得,我叔叔原也不是那包探听的人,但他去到今后就瞥见姜家的老狗疯了,在他们家供先人牌位的桌子前转来转去,谁敢靠近都毫不包涵扑上去一顿咬,姜家几个下人都伤的伤、怕的怕,闹得一宿鸡飞狗跳的。”谭承说得板上钉钉那么真,我看他的模样也不像胡编,不过这事固然蹊跷,但也与我无关啊,我接过他称好的桂皮甘草,付了钱便回家了。
玫瑰松子糖的做法实在不难,最讲求的就是掌控时候和火候,先是把舂碎的黑芝麻粉末、松子仁在锅里炒香,然后备下硬糖、麦芽糖,少量玫瑰花酱,另拿一口锅滴几点油把糖炒化,牢记炒糖的火不能太大,先下硬糖后再下麦芽糖和花酱,待糖浆金黄滴化的时候,就把芝麻粉、松子仁倒入锅里,以后敏捷混搅拌匀好,立即倒出在一个抹香油的平盘里,拿木勺压平整,趁着热气未散之际,就把整块渐硬的糖翻倒出来,在枯燥干净的砧板上用刀切出码齐的小方块,切完糖块也几近已经全凉,桃三娘拿一块给婢女:“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