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远行上京[第4页/共5页]
要说决定——宁博闻是定不了的,除非宁盛和崔氏都不在了,宁博闻这个长兄才有权力为mm订下婚事。
宁博容挑了挑眉没再说甚么,将食盒中的小菜一碟碟放下,盐水毛豆、凉拌黄瓜、开胃凉菜、三鲜十锦,并一小壶青梅酒,在这暖和的南边春末的气候里,坐在凉亭中看向那已然碧绿盈盈的初荷,实在是一种享用。
不过是让宁博闻留意一下可有合适的工具,并峻厉警告他不准私行摆布宁博容的婚姻罢了。
越来越邻近婚礼,这天夜里,宁博容弄了几个凉菜,盐水毛豆已经成为宁家常吃的小菜,又有拍了些许蒜泥的凉拌黄瓜和一盘子凉拌菜,倒是切成细丝的萝卜,同香菜拌在一起,滴上些香油,就是一道开胃凉菜,另有一盘子酸笋丁、香菇干、蛋皮切丝加上一点点鸡脯丝做的三鲜十锦,加上她亲手酿的青梅酒,放进食盒去找她家阿兄聊家常。
如果换做刘湛,怕是能有那么厚的脸皮,沈七却不可,他的教养和脾气让他做不到那样死皮赖脸。
见宁博容实在是想去,她只好叹了口气,“罢了,等博裕的婚事过了,你便跟着博闻一块儿上京去吧。”
在正堂见过崔氏,刘婉贞还是是那副乖顺媳妇的模样,崔氏也不好横眉冷眼,淡淡酬酢了两句,宁博闻便直切正题。
“是啊,不就是那沈家七郎?他虽年纪不大,懂的事却很多,且在这理化县,这盘根错节的干系若不是有他帮手,我这县令可不会做得如许轻松。”宁博裕当真道:“他既诚恳订交,我自也至心与之来往。”
这回却轮到宁博容不说话了。
但只听了两句,便不想听了,因为崔氏同宁博闻说的很简朴,既不是秘闻也不是怒斥啥的——
宁博裕见是她来,非常欢畅地放下书,“阿容怎地现在来了,但是有甚么话说?”
电视剧又一次棍骗了她。
而这时,宁博容才出来,抱怨道:“这么长时候才走,害我在前面站了这么久,阿娘,这个是不是要如许弄?”
崔氏原有些踌躇,宁博容年纪垂垂大了,倒是要说人家,云州潞洲两地偏生没有甚么太好的人选,实则都城是个不错的挑选,那边的好儿郎更多,可惜的是她却没有阿谁时候和精力陪着宁博容上京去,这刘婉贞虽是长嫂,倒是十二分地不靠谱,还不如本身的宗子呢。
是以,这新娘子自是更不成能有红盖头之类的东西,于晚只是手持一团扇,堪堪遮住面庞罢了。
若说宁博容这副天生的长相就有九分,这世上九分的美人固然未几,却也能数出那么些个的,但加上她这股子气质,却实在太少见了。
“阿母,如果能够,我想接阿容一块儿到都城去住一段时候。”刘婉贞笑盈盈道:“也都雅一看都城的风景,阿容垂垂大了,如果再大上两岁,怕是更不好出门,趁着如本年幼,倒是好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大梁秉承唐风,恐怕是不大一样的吧……
宁博容眉间一皱,随随便便称呼她的名字,这已经有些失礼,她家与沈七家还没熟谙到这类境地。
虽崔氏只是如许淡淡一句,宁博闻却晓得她是全然出自至心。
“既如此,阿青,一会儿再送一双筷子一个酒杯来,阿兄既在等客来,我便先走了。”
这是宁博裕结婚时需用到的东西。
宁博容只是旁旁观着,都感觉累得慌,而这一套折腾下来,洞房过后,第二天宁博裕和于晚还要来拜见宁盛和崔氏。
这婚仪也不在屋内,而是在事前筹办好的青庐,待得撒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