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逃婚未遂》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五章[第2页/共9页]

1987年,国务院肯定恭王府归文明部办理。

6轶事典故

目次

恭王府碑文

福字文明

薄命宅园

1912年,小恭王溥伟因急需复辟活动经费,将恭王府除书画以外的昔日收藏全数卖给了日本古玩贩子山中定次郎。山中定次郎很快于1913年构造了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的两场恭亲王藏品拍卖会,终究,恭亲王奕七百余件收藏以三十余万美圆的代价流散于天下各地……

都丽堂皇

馆藏佳构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乾隆归天后的第三天和珅开罪,正月十六(2月20日),嘉庆天子列和珅二十大罪,抄家籍产,正月十八(2月22日),嘉庆天子降旨赐和珅他杀。

嘉庆四年,和珅因罪赐死,嘉庆天子遂将这座宅第转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永璘大抵算得上历代仆人里最为钟爱这座豪宅的人。早在和珅当道时,乾隆的诸位皇子便凑在一起商订,将来不管谁当了天子,都要“办”掉和珅,惟十七皇子永璘说:“将来非论哪位哥哥当上天子,只要把和珅的这座豪宅赐给我,我就满足!”

从款式雷图中能够看到当年有内檐装修的修建多达二十余处,并且具有多种范例,如太师壁、宝座床、碧纱橱、祭灶、万字炕、几腿罩、落地罩、炕罩、真假门、仙楼、书阁、多宝格、顺山炕、前、后檐炕等。[9]

恭王府中“福”字碑藏在花圃的假山内,这座假山是用糯米浆砌筑成的,非常坚毅,山上置两口缸,缸底有管子通到假山上,通过往缸中注水的体例来增加院中的湿度。假山下有一清幽的“洞天”,称秘云洞,洞的正中有一康熙天子为其祖母孝庄皇后祝寿写的“福”字碑,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碑高1米摆布,长80厘米摆布,贯穿整座假山。福字碑寄意福照全园,因为康熙保存人间的题字极少,以是福字碑倍显贵重。传闻当年嘉庆查抄和珅府时,想把这个福字移到皇宫,但是因为和珅设想奇妙,动福就动龙脉,这是天子最忌讳的,大怒之下,命令将假山封死,今后,康熙墨宝福字在统统的史乘中消逝了。直到建国初,周总理在一次访问外宾以后在花圃偶然中发明假山上面石头的形状像龙头,按说龙头下必有国宝,因而顿时打电话给郭老(郭沫若),翻开被封的洞门,发明了福字碑,颠末文物部分的考据,确认其为康熙当年写给孝庄太后的福字,而盖在福字中心刻着“康熙御笔之宝”的大印已成为现当代上所留的独一一个完整的康熙大印印章。[10]

按照现有的文献记录,在这块位于都城前海西岸,被“蟠龙水”环绕着的风水宝地上,元、明两朝曾经有过一座范围弘大的寺院,香火畅旺,游人如织,就连天子也来此礼佛上香。约莫十六世纪中叶,该寺院才逐步荒废,沦落为明朝廷的供应厂;清朝入主北京今后,在这里制作大小不等的院落多少,供外务府等浅显旗人居住。

清朝天子,在每年春节都要亲笔御书大“福”字,赏赐给有功的王公大臣,以表示天子对臣下的恩宠。而王公大臣如能获得天子赐赏的“福”字,会喜出望外,受宠若惊,感到天子对本身的信赖,预示着官运亨通,飞黄腾达。[10]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