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逃荒后我靠种田腰缠万贯》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96章 泼冷水[第1页/共2页]

饭后,宋五福等人就牵着小黄回村了。

宋溪溪看着大师的反应,泼了一盆冷水:“做买卖每年所得超越必然命额,就会被官府划为商户,子孙后代不得插手科举。”

宋财看了眼天气,对宋溪溪说道:“今儿个怕是要下雪,我们爷俩一会儿再歇息,先把棚顶的茅草加固一下。”

过一阵子,豆腐的销量就能完整稳定下来,到时候八十斤豆子够卖了。

她盯着毛驴干活,不是怕毛驴偷懒,是怕这犟驴的犯老弊端,把磨盘掀了把人伤到罢了。

没劲不可啊,闺女盯着呢,没看毛驴被她盯得整日干活,连多喘口气都要看她的神采么?

宋溪溪的提示,让宋家人一下子从发财的好梦中复苏过来。

宋五福第一个发话:“小富即安就挺好,我们得为子孙后代着想。”

谁知梯子刚搬过来,天空就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

也是牛花儿忙中出错,算漏了几笔账,不然还能多出十几二十文来。

牛花儿给她邀功:“还很多亏二嫂卖力呼喊,把主街上的人引来了很多,不然我们位置这么偏,卖一天都不必然能卖完。”

宋溪溪点头:“我去搬梯子。”

宋溪溪则留了下来,筹算等豆腐买卖完整走上正轨再归去。

但是一旦被认定为商户,买卖地盘就会有限定,子孙后代更是与科举绝缘。

得亏宋溪溪不晓得两口儿的腹诽,不然非得彼苍明白日的喊冤不成。

开业第一天迎来了开门红,哪怕不能把买卖做大,宋家人仍然很欢畅,中午做了很多好菜来庆贺。

这么多双手盘点,不一会儿就数清了,一共是四百三十八文钱。

世人冷静地算了下,一天毛利二百八十多文,一个月下来就是……八两多银子。

宋溪溪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一个个竖得清楚。她望着宋家岙的方向皱了皱眉,眼里闪过一丝担忧。

垂垂地雪越来越大,不一会儿空中就被染白了。呼呼的北风把草棚吹得摇摇摆晃,好几次都差点全部掀过来。

宋财哪敢再提做大做强的话,忙不迭地应道:“刚才是我想岔了,守着这间铺子把买卖做好就挺好,能保我们一家衣食无忧。”

张小妹可贵夸道:“你们俩都有功,就别推来推去了。快,把钱都倒出来,算算忙活这一大早赚了多少钱。”

得知三样豆成品全数卖光了,世人的打盹一下子全没了,镇静地问道:“真有这么好卖?”

是啊,他们这一代没有读书人,也没人走科举的门路,却不能不为刚退学的青山几个着想。

“黄豆三文钱一斤,五十斤黄豆破钞一百五十文,本日毛利是二百八十八文。”宋青青把统统的数字一笔笔写在帐本上,得出了终究数据。

宋财见状,问道:“如何了?”

征得房东的同意,后院的上空搭建了草棚。不然下雨下雪,会影响做豆腐。

对此最欢畅的莫过于宋财和牛花儿,今后他们耐久待在镇上,回村的机遇有限,想见闺女一面都难。

黄秋云点头:“好卖,尝过咱家豆腐的人,没几个说不好吃。”

她内心有个设法,既能多赢利也不会让自家变成商户,不过机会还不成熟,她临时没有说出来。

晋朝重农抑商,对小商小贩限定未几,仍然能够保存地盘,哪怕成为大地主都不会影响子孙后代插手科举。

从半夜忙活到现在,饶是做的不是甚么力量活儿,牛花儿和黄秋云也感遭到了疲累。

或许如许的大商户不会在乎,归正有大把的钱赚大把的钱话,比绝大多数人过得津润。但是没有权势做支撑,很轻易成为某些人眼里的肥肉。

这天一早刚做好豆腐,天气就亮起来了,只是天空灰蒙蒙的,氛围中覆盖着一层暖意。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