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32章 老乡见老乡[第1页/共2页]

“你资质聪明,无需妄自陋劣。”闵侍郎一个激灵,顺势道,“不过在师父身边多学几年,倒是比去国子监更首要。”

不过再想到程小棠想出来的那些耕具,也就不敷为奇了。

应寒和鲁方出来迎客时,闵侍郎发觉出一丝奥妙,再看向朱红色大门上的匾额,心中闪现出一个不成思议的猜想。

闵侍郎分享完经历,看到一团稚气的程小棠在偷笑,内心闪现一个主张,“天禄,你可想过考入国子监?”

“既是下棋,胜负如何呢?”闵侍郎含笑着听完老程家人对崔县令的歌颂之词,猎奇地问道。

王氏使出浑身解数,做出汇南北特性菜的丰厚晚膳,饭后还端上了水荔枝膏。

他的双手是用来握笔的,而不是被粗糙的木屑划伤。

崔氏爱好停止宴会,接待客人的很多菜肴和点心都是家传秘方,与内里酒楼铺子卖的都不一样。

他客岁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还想着本年要抽暇多去插手两次宴席。

“程伯父,天禄是个好苗子,比我十三岁时强多了。”闵侍郎自谦道,“另有小棠宝,前程更是不成估计。”

他本身就是北方的浅显农户出身,小时候农忙也会下地干活。厥后先是父亲中了秀才,再是他高中二甲进士,才逐步被誉为耕读之家。

闵侍郎听到程小棠小小年纪不但上学不消束脩,还能给书院提建议,不由更加果断与程家交好的决计。

饶是如此,崔县令也是大师公认最夷易近人的父母官了。隔三岔五就下乡巡查,还挽起裤脚亲身参与开荒。

与锦衣玉食长大的世家公子比拟,他更有上风。

“这水荔枝膏很有特性。”闵侍郎眉梢微挑,不测吃到了熟谙的味道。

崔云恒那小子向来眼高于顶,多年来只要卢君实一个老友,竟然会跟一个四岁的农家小丫头成为朋友。

“棠宝与崔县令很熟谙?”闵侍郎驯良地问道。

程天禄灵敏地发觉到闵侍郎的神采,谨慎地弥补道:“崔县令公事繁忙,只是偶尔来与棠宝下几局五子棋。”

“这是崔县令给我的配方,比镇上卖的还好喝。”程小棠小口小口地喝完一小碗,笑眯眯地解答道。

萧宅?

他看得出闵侍郎对程小棠最感兴趣,就算心有不甘,也得借势搭话。

老程家人见过很多或驯良、或严肃的官老爷,就算面对最熟谙的崔县令,也不免因为对方的世家公子习性有些拘束。

崔县令送给程小棠的秘方中,需求用到很多糖霜和更加高贵的砂仁肉桂,平时程老太都舍不得做。

好险。

五子棋的各种绝杀阵法紧紧刻在她的脑海中,就算崔县令是可骇的是敌手,也很难等闲赢她。

两边都感觉机遇可贵,从傍晚谈到夜色渐深,宾主尽欢。

闵家艰苦而又励志的发财史,听得老程家人眼睛直放光,心潮彭湃。

更不消说各式百般的利民政策,在钱塘县只要别太怠惰,都能吃上饭。

自从跟着父亲学过几天木工后,程文韬就很干脆地放弃了傍门左道的设法。

程小棠过分年幼,必定不能单独随他进京。

程天禄本就是受命来伴随师兄的,无需告假,归正闵侍郎走之前必定还会去拜别袁山长。

程小棠趁大人们不备,藏了好几碗水荔枝膏到空间里,笑得暴露两个甜甜的小酒涡。

崔县令能够随心所欲地抱怨,其别人还是要在钱塘县安稳度日的。

如果他在钱塘县当县令,早就将孩子认作义女或者义妹,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闵侍郎闻言更加感觉崔云恒窜改很多,竟然还学会了让棋。

这类时候,除了崔县令的贴身侍从外,其别人都不会上前打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