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点浩然气[第2页/共4页]
楼船狠恶一晃,如被湖中蛟龙跃水拍栏。
有位行走四方的知名和尚,相传行囊中搁放有一座方寸山,一经祭出,便庞大如通天山岳。传播佛法之时,不知为何金刚瞋目,曾经差点以方寸山镇碎大宋王朝的大半座都城,若非三位顶峰修士连袂扛下那座下坠山峦,不然那就真是一场百年难遇的人间大难了。
由此可见,“方寸”二字,在修士眼中,几近就划一于至上宝贝。
(之前的桃花内容会停止点窜,人名地名以及情节设建都会有所变动或者弥补。 )
白叟笑着点头道:“老夫高林涟,恰是我凉州人氏,现在忝为藩王府邸教书匠之一,误人后辈罢了。暮年也曾负笈游学至中原,对汝南陈氏慕名已久,只恨当年不能登上陈氏藏书楼。过山海楼而不入,实乃老夫平生四大憾事之一。”
“那珠子暂借你便是,放宽解汲取此中精华,我与人做买卖,向来最讲公道……我去去就回,另有些事情要敲定尾……”
总之,必定是好东西,可到底有多好,陈青牛吃不准。
下一刻,拍门声响起,女子讶然望去,照理说不该有人打搅才对,老儒生像是早有预感,已经起家亲身去开门,那位清伶只得起家相迎,也猎奇到底是何方崇高,会踩在这个点上登门拜访,同时心头出现些许隐忧,难不成这位呆板老学究,实在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竟然找了位一夜连襟来联手欺负她?
然后,那些哺育了不知千百年的“飞针”,给这条小白蛟丢弃,换成了标致的琉璃珠子……
龙虎山第二座镇山大阵,便是一座方寸雷池,传闻极小极小,小到了能够被掌教天师托在手心。
本来是屋外谢石矶拧腰顿脚,一刹时破壁而入,诛神枪的枪头横在两人之间。
白叟随后让那名清伶分开屋子,她表情郁郁关门退出的时候,吓得差点灵魂出窍,本来门外走廊立着一尊高大门神,壮着胆量再度打量,竟是女子身。清伶只感觉头皮麻,悻悻然快步拜别。
高林涟,是凉州屈指可数的饱学之士,被先帝亲口奖饰为“本朝第一醇儒”,只不过先帝固然高看这位文臣,乃至于高林涟的清望,“高出群臣,独茂翰林”,却全部嘉瑞年间都没有真正重用高林涟,乃至于高林涟宦途盘曲,不惑之年才仅仅官至礼部给事中,以后在党争当中被殃及池鱼,去官回籍,用心注疏。最后被凉王聘请进入王府担负教书先生,高林涟也没有让人绝望,公然不消五年,就教出了朱真虎这位“科举制艺不世出之才”的榜眼郎。只不过凉州自古便是崇武尚烈的陇风雄浑之地,再好的品德文章也不吃香,导致墙里着花墙外香,高林涟这般的理学大师、斯文宗师,在故乡竟是连一方乡贤都称不上,这么多年在凉王府邸独来独往,申明不显,远远不如那几位神仙供奉来得风景八面。
高林涟开朗大笑,放下酒杯,坐直腰杆,伸手腾空指指导点,耻笑道:“你这小子可不诚恳,那汝南陈氏,是我朝少有恪守‘我辈子孙,不涉山上事,不做出世人’这条家规的高门世族,你倒是修为相称不浅,还自称偏屋子孙,难道咄咄怪事?”
紫檀质地的桌面龟裂不堪,像是平铺了一张蛛网。
提及王朝四大书楼之一的山海楼,陈青牛满脸与有荣焉,接过话头,对劲道:“我陈氏山海楼,孤本珍本之丰,夙来享誉外洋,既是功德也是好事,好事便是莫说是我这类偏屋子孙,哪怕出身嫡长房,也难以常常登楼翻阅册本,更别说甚么借书出楼或是举烛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