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第4页/共4页]
润娘磨墨。
“谢二郎。”
老武家九口人,五大四小,一年才三十多石粮,可知平时非常俭仆的。
守山粮实在就是一种防饥防匪的存粮之法,把粮食蒸熟捣烂成糊,涂在墙上或是做成砖砌起来,等他天然干透,越久越硬,不蛀不烂。真如果赶上饥荒兵灾,凿下一块就能煮成一大锅糊糊,或是直接干吃,拿水泡着吃都行,非常扛饿耐饥。
“嗯。”
是以一年下来,实在还能余下三百四十来石粮,这是未脱壳原粮,
“那妾要住西配房。”润娘依偎在他怀里笑着道。
前几年嫁了三个女儿,嫁奁也是好大一笔,这几年又要给儿子攒娉礼,给小女儿攒嫁奁。
养的牛骡除了给自种家地,也还能出租赚点返来。
本年夏收还是能够的,收成不错,不说歉收,但也没歉收。
每一家都要拜访聘请,最后还请了刘村正和几个致仕、在职本村武官。
特别是这类劈面绘制,并且还画的特别都雅的环境。
这么算下来,一年能剩个百来石粮食就不错了,而这粮食也不是真能存下来,固然乡村自给自足,可针线锅碗耕具哪个不要钱,都是卖粮换钱。
就算老武家现在整修那几孔窑洞,耕户们固然主动来帮手,但老武家也是供应饭食,等修好后,也还要奉上点礼品感激,转头他们家要修窑办事,实在大师也一样是相互帮手。
老武在院里练他教的金刚功,还提示他,“年青人要节制,莫要贪欢。”
“武成一家你带去长安吧,身边还是得有几个信的过的人才行。”武成现在是签了奴契的武家奴婢,存亡都在武家,天然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