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八百亩好地(第四更到!)[第2页/共3页]
“赵家都到卖地份上了?他们家在长安另有粮行、商店,灞上有好几个大庄子,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啊。”老爹惊奇出声,赵家的家业他是晓得些的。
对于老铁枪来讲,乞贷不是为了收利,而是乐善好施,这是在积善性善。
老爹盘腿坐在炕上,沉吟了会,“你不卖地行不可,有没有别的的体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变卖祖业哩。你家的地,也都是赵家祖祖代代辛苦攒下来的。”
“好吧,这事情就按你说的办吧,放心,我会让三郎好好帮手拉拢,你的地该甚么价就是甚么价的。”
不过张超却听的出来,这个赵员外实在还是舍不得割肉。那些粮食现在贱价兜售,他舍不得。还存着一丝胡想,粮价能够回转,那样到时也还能止些损。现在卖地,也是为了撑太高利贷的这一关,没有了高利贷的压力,以赵家的身家,还能撑个一年半载,说不定当时粮价又返来了,毕竟现在河北山东又乱起来了,谁晓得会乱成甚么模样。粮食这东西,大战一起,是当即就会涨价的。
张超对于赵员外肯拿出地步来卖,还是很对劲的。光想着占便宜,那是不成取的。等价互换,才是普通的。
京师空中,放贷的多是那些捉钱令吏、捉钱品子。这些人就是各大衙门里专门卖力放公廨钱假贷生息的,本来每人手上少则五万钱,多则几十万钱放贷,并不算多。但这些人可不是那么诚恳的,能成为捉钱令史或捉钱品子的,普通都是处所上的势家或者官僚后辈。
他也是动了真情,地一卖,想再买返来就难了,本身就成了变卖祖业的不肖子孙。
窑洞里,赵员外声音沉重,一脸凄楚的向张老爹报告了赵家现在的窘境。
老爹此人有些过份的善杰出心,听了赵员外的话,他想了想道,“你再跟那边假贷的人说说,看能不能想体例筹措些钱,提早把钱还了,如许前面的利钱也免了。地还是先不要卖,你现在卖八百亩地倒是轻易,可今后再想置就难了。你现在遇事,如果我这个时候买你地,岂不成了趁火打劫,都是乡亲,只隔了一条沟罢了,我张铁枪不能做如许被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老爹过分忠诚了,这赵家又不是甚么良善人家。
不过张超拿不出这么多钱,就算现在张家赚了点钱,可费钱的处所也多。又是建新窑洞,又是建作坊宿舍等,让张超一次性拿一两千贯出来没题目,拿五千,他底子拿不出来。
均匀下来,是八百亩坡地加上二百亩摆布的林子水塘等,均匀五贯一亩。但庄子的屋子、水井、井车等等都不再分外算钱,桑树、树林子的树木等也是包含在内的。
“三郎说的是咧,这个时候,你们敢借我还不敢拿哩。三郎刚才说了,说是情愿帮手先容长安的朱紫买我的地,代价公道。这我就很心对劲足了。”
不过赵员外父亲当家时,赵家确切也是灞上的良善人家,赵老爷子乐善好施,口碑很好,修桥铺路,修建私塾,遇灾年还会放粥布施,是小我人奖饰的好人。只是到了赵员外时,他一心只顾着赢利,没少干缺德事。
张超向老爹把赵员外的事情说了一遍,赵家想卖地,南塬八百亩的平坡地。
五千贯钱,讲好一次性付清。
赵员外当然但愿不卖地而是乞贷,可张超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有地,就有钱,没地,那就没钱。
这些放贷人,全都是有背景的。
“都是乡里乡亲,三郎,你看我们家先帮着借笔钱给赵员外,帮他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