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唐诗三百首》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章 五言古诗[第3页/共6页]

送杨氏女

斜光照乡村,僻巷牛羊归。

才子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千里其如何?轻风吹兰杜。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人物简介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小巧。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愁因傍晚起,兴是清秋发。

人物简介

宿王昌龄隐居

感此怀故交,中宵劳胡想。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闻名边塞墨客,先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暮年费事,首要依托农耕保持糊口,30岁摆布进士落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负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色彩。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下终南山过斛斯隐士宿置酒

柳宗元

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性命,以作时世贤?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相携及田家,老练开荆扉。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澜,奔凑似朝东。

丘为(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朝墨客,姑苏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毕生。年八十余,母尚无恙。及居忧,察看使韩滉乃至仕官给禄,以是惠养老臣,不成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岁。与刘长卿和睦,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全唐诗》收他诗十三首。

人物简介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塔势如涌出,孤矗立天宫。登临出天下,蹬道盘虚空。

绝代有才子,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寥落依草木。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凄凄去敬爱,平常入烟雾。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俄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望岳

披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固然遁藏了战乱,糊口相对安宁,但仍然心系百姓,胸怀国事。固然杜甫是个实际主义墨客,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丢脸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即此羡散逸,欣然吟式微。

常建

感遇(二)

常建约莫是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有争议),唐朝墨客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官吏不对劲,来往山川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期间的周游糊口。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未几,此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闻名。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高耸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