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五言古诗[第1页/共6页]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春泛若耶溪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烦疴近消逝,佳宾复合座。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本籍山西祁县,唐朝闻名墨客、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落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光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圣代无隐者,英魂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孤单身后事。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赠卫八处士
人物简介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不幸。
落日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师之一,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惟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俄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固然遁藏了战乱,糊口相对安宁,但仍然心系百姓,胸怀国事。固然杜甫是个实际主义墨客,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丢脸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坎阱,何故有羽翼?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洁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神仙”,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朝巨大的浪漫主义墨客,被先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辨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开朗风雅,爱喝酒作诗,喜交友。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人物简介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昔年逢承平,山林二十年。根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张九龄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西施咏
绝代有才子,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寥落依草木。
元结(约719—约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朝道家学者。客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惟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落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出亡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古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