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唐时明月之大明宫辞》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64冲喜[第2页/共5页]

长孙无忌道:“晋王殿下虽不及吴王,但晋王殿下乃是嫡出,且极仁厚善达,和睦谦顺。贤人若以晋王为嗣,则庶人承乾、魏王泰此生无生患之忧,后宫所出之诸后代亦无忧。但若贤人以李恪为嗣,敢问贤人,今后承乾、青雀、稚奴,该如何自处?且废嫡立庶,堂堂皇家,焉行此礼?”最后一句实在很牵强,李唐秉承的多是鲜卑族血液,那可没有汉人那么讲究的嫡庶之分。

“阿爷,这太子娶侧算甚么丧事啊?”

贤人与众后代皆慌了神。贤人欲要大赦天下给长孙皇后祈福,被长孙皇后制止;李治欲要补葺梵刹并请高僧为母亲祈愿除病,亦被禁止。这位贤能的皇后在这一刻还是想的是丈夫和儿子,不但愿他们为其承担不需求的名声。但他们却又如何甘心?求医问药,毫不放弃。

可谁想,晋王固然封了太子,可皇后却病重了,贤人竟下旨三天内叫她出嫁?

“殿下!我们快进宫吧,皇后殿下不好了。”惶恐的脸上还是不掩其绝色,涓滴未将萧鸾娘看在眼里。萧鸾娘呆呆的,如何没有人奉告她太子妃竟然是这等国色?

贤人挥挥手道:“你不试如何晓得没有效?我传闻官方常用这个。”

“是啊,阿爷,阿娘现在病着,我怎故意娶侧呢?”

国储立,则国事定。

一系列如同连环拳一样的行动让人目炫狼籍,也让人少些心机花在旧太子谋反的事情上。

长乐公主看着镇静的老爹,道:“但是如何个冲喜法?既然是冲喜,那天然是以喜冲病了。册立太子但是喜?九弟已经立了太子了,可阿娘的病如何不见好?”

“哦?”长孙皇后有些猎奇,看她能说出甚么来。

听她说到这个,她竟有些痴了。她十三岁嫁给李世民,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了。做了那么多年伉俪,当了那么多年的贤后,事事俱全,万事妥当,是人间女子都要瞻仰恋慕的工具。但哪个晓得,她最恋慕的倒是前朝隋文帝以后文献皇后独孤氏。

不想,太子才进门,见她脸上犹未掩去的委曲,先恼了三分。话还未说一句呢,却听外头人道:“太子妃来了。”

晋王府王润闻声动静,当场傻眼——不能再晚一点,给她点时候做内心筹办吗?

长孙无忌被李二陛下的突发性抽风给气得发昏,干脆直言,道:“贤人莫非忘了嫡三子晋王了吗?”晋王李治在众皇子中是排行第九,但是在嫡出的兄弟中是排第三。

可立谁为好呢?

“甚么?”

此话一出,不说李治附和,诸人传闻的都赞晋王佳耦仁孝,连贤人看着儿子媳妇的眼神也充满了赞成。又与人道:“妻贤夫孝,公然如此。若承乾与青雀的老婆都这般贤德,本日何至于此?”

这日长孙皇后看着正喂她汤药的王润,道:“傻孩子,你何必在这里陪我这个病人呢?”太子新上位,来凑趣阿谀的人多着呢!

好不轻易礼成了,还要穿戴全套金黄色钿钗礼衣到立政殿给长孙皇后叩首谢恩。幸亏长孙皇后本人身子不好,没说几句便乏了,王润便扶了人退出来。却也几乎累到虚脱。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李唐死忠派在李二陛下提出这个建议时便激烈反对。

这头万事齐备了,那头萧家倒是生出了事端。

动静传出,举朝哗然。

萧鸾娘只好委委曲屈地嫁出了门。

贤人笑道:“我已想好了,面前就有一桩丧事。”

李二陛下无法,只好作罢,但是再打量剩下的儿子们,感觉哪个都不如李恪,遂几次扣问众臣,但愿他们能窜改定见。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