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故事[第1页/共2页]
那安逸居是都城里出了名的老字号酒楼,内里环境高雅,向来都是文人骚人们喜好去的处所,里头也留了很多大师墨宝,供客人们观赏。
谢筝闻声了,一时不晓得该笑还是该点头了。
是以安逸居在谢筝的印象里,是个凭真本领留名说话的处所,那段立钧才学不可,是如何把诗留在了白墙上?
“也不是,”岁儿摇了点头,“是叫郑家姐姐、梁家mm。”
案情就是如此。
陆毓衍似是看出了谢筝眼中的迷惑,道:“怕是找了个代笔之人,背了一首不晓得谁做的诗,李代桃僵。”
苏润卿摸了摸鼻尖,没再多言。
松烟也机警,拉开了圆桌边的椅子,请谢筝落座。
陆毓衍添了盏茶,推到苏润卿跟前,道:“你这口气,叫旁人闻声了,还当是殿下与驸马、公主不睦。”
前回这两位爷坐下用饭,她和许嬷嬷也是一道上桌了的。
谢筝点头。
“那你晓得梁夫人闺名吗?她的表字是不是叫素素?”谢筝诘问道。
一旁的松烟恭谨问了安,谢筝回过神来,亦福身唤了“衍二爷”、“苏公子”。
郑家门房上认得谢筝,见她来寻岁儿,便令人去唤了。
谢慕锦当年亦有一首词作留下,谢筝晓得的时候只是七岁,年纪尚幼,不比她在镇江城中出入自在,只好央了顾氏半个月,才让顾氏带她去安逸居里看了一眼。
谢筝会心。
茶博士在说昨日的堂审,说府尹大人如何威风,衙役们的板子如何短长,那凶手妇人又是如何如何的不幸又可爱。
留影开了雅间的门,超出他,谢筝一眼就看到了低头抿茶的陆毓衍。
陆毓衍的腰间还是挂着红玉,谢筝余光瞥见了,不由愈发心虚,仿若梦里那四个陆毓衍又分立在她的前后摆布,惊得她后背直冒盗汗。
见苏润卿并未不满,谢筝告了声罪,在桌边坐下。
“也是,”苏润卿点了点头,语气里不自发地添了几分嘲弄,“他也无所谓中不中,好好跟着驸马爷就行了。”
可真要论起来,她帮着衙门问话找人的这几次,又那里合过甚么端方?
满都城的世家公子都晓得,段大人是官运亨通,朝中没有人带路,靠着自个儿的运势爬到现在的官位上,但段家后辈当中也没几个能拿得脱手了的,亦无得力的姻亲,等段大人退下来,段家大略是要一落千丈了。
楼下大堂里,又从案子说到了秋闱,一下子愈发热烈了。
“你和岁儿一道去问,安妥些。”陆毓衍不疾不徐与谢筝说了李昀的意义。
苏润卿捻着花生米的红衣,闻言手一抖,白嫩嫩的花生米几乎飞出去:“段立钧文采出众?出口成章?笑死我了,这笑话我能笑到来岁春闱。”
有听客说,荫监出身就比其他监生高出一头,又是从小跟着父祖,眼界亦是分歧,此番定能芝麻着花节节高。
一如镇江城里谢家的案子,传到都城里,不也是一桩故事?
陆毓衍勾了勾唇角,道:“来岁春闱你大抵听不到段立钧的名字,以他的程度,此次秋闱是中不了的。”
是想掐死她,还是想诘责她?
谢筝沉吟:“之前郑夫人还在的时候,她与梁夫人来往,两人也是夫人来、夫人去的?”
陆毓衍抬眸睨了谢筝一眼,道:“坐吧。”
分歧端方……
只这个段立钧,才学不算出众,只因与长安公主的驸马爷交好,在京中行走,公子们多给他几分面子。
松烟偏过甚,低声道:“女人,茶社里都是平话的,堂审的状况,他们谁都没瞧见,你就当是听故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