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巧设迷魂阵[第2页/共3页]
“启禀我主万岁,这内里仿佛没有。”
现在的严嵩已经气急废弛,开端耍起了性子。
“请阁老放心,信赖将来成梁出山,必不会健忘你对他的恩德。”
嘉靖天子身穿道袍、微闭双目,正在一旁打坐,直到到掌灯时分,这才问道:“明天内阁可曾呈上奏章?”
“速去把邹应龙的折子找来给朕看看。”
徐阶回身一笑:“严阁老多虑了!这是我写的一份青词,自知比不上东楼中间,就是怕你笑话,没敢等闲拿出来,你如果不怕操心,请阁老帮我雅正一番,也好让我博得龙心欢腾。”
就在严嵩“托孤”之际,小寺人把当日的奏章送到紫禁城,因为嘉靖帝正与“国师”蓝道行一起修炼,他便站在寝宫门外等待。
寺人捧着一堆奏折进到寝宫,放在台案上,立在一旁,等着发问。
徐阶忙问:“出了甚么新奇事,竟然引发阁老如此存眷?”
寝宫里烟雾环绕,“国师”蓝道行舞动着桃木剑正在作法……
虽遭到如此这般欺侮,徐阶仍然毕恭毕敬;固然他平时就对严嵩很尊敬,而现在,严嵩却不敢掉以轻心。
比来,确切没人弹劾本身,也没人弹劾他的宝贝儿子,严嵩临时放宽了心,浅笑着和徐阶并肩步出文渊阁,各自乘轿回府。
次日,在文渊阁的台案前,顺次坐着严嵩、徐阶、李春芳和张居正等内阁大臣,大师都在埋头批阅各部送来的奏章。
为防不测之祸,严嵩俄然想起张居正,以为他是个可拜托之人,便翻开轿帘对身边的仆人低声讲道:“你速去张府,早晨请江陵先生来府上一叙,我有要事相托。”
小寺人把当日的奏折收好,正筹办分开时,忽听徐阶讲道:“我这另有一份。”说着,把一封折子递了畴昔。
对于徐阶这句阿谀话,严嵩却很受用,只见他晃闲逛悠站起家,在一大堆折子里翻来翻去,有份奏章俄然引发他的重视,拿起来细心观瞧,顿时惊骇万状……
“等过几天,让东楼小儿替我入值,你们俩再好好参议。”
“这都是原话,主子怎敢欺瞒圣上。”
“凭着东楼中间的大才,入值内阁天然不在话下,盼着能有机遇向他请教。”
“张大人,我们大祸临头了。”严嵩边说边把他儿子拉到近前,恭恭敬敬地讲道:“世蕃小儿,快给张大人行大礼。此后,我们身家性命,可就拜托给张大人了。”
“徐大人啊,徐大人!大师都来看看,这个邹应龙像甚么话,这哪像我朝堂的一个御史言官?都来评评理,问问他写的这叫甚么?的确是一个胡搅蛮缠的恶妻,这么些年来,参我的人不在少数,幸亏我主圣明,从没采信太小人的谗言,我这么大年纪了,还真没甚么好怕的。”
谨小慎微的小寺人答道:“严大人没有说甚么,徐大人却说,戚继光在福建打了大败仗,现在倭寇业已荡平,四海归心、海清河晏,只要那御史邹应龙岂有此理?竟敢在奏折里拿东楼的家事胡言乱语,指责‘国师’蓝真人扰乱朝纲。”
拍着张居正的肩膀,严嵩摇摆着脑袋回到坐位上,持续翻看奏折,俄然,一种惶惑不成整天的感受涌上心头,便回身问道:“徐阁老,我如何俄然目炫了?看来真的老了。”
这时,就连老成慎重的李春芳都看不下去了:“严阁老,就我所知,还真没人敢参你。”
见此景象,严嵩赶快来问:“徐阁老,这票拟都是共同制定的,莫非你另有甚么瞒着老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