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檀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4.沈冲(下)[第1页/共3页]

回到室中的时候,他将家人刚送来的几封聚宴请柬扔在地上,讨厌道:“边疆危急,这些人竟另有苦衷沉湎玩乐之事,莫非是要应那甚么璇玑先生的谶言!”

秦王是先帝最小的儿子,今上的幼弟,年方二十四。虽是年青,但在一众宗室当中,秦王最为善战,曾在征越灭楚的诸多大战中屡立奇功。

荀氏和袁氏一样,本就是重臣。两家虽干系密切,但先帝时袁氏独大,已是嫌隙渐生。天子继位后,对荀氏甚是虐待。荀后的父亲荀康官至太尉,包含荀尚在内的几个兄弟亦加官进爵,身居要职。袁氏最后垮台,荀氏乃是出了大力。

城阳霸道:“父皇还不决下人选之时,太子曾向圣上请战,圣上未应许。而后,太子回宫喝酒,将寝宫砸了一遍。”

当时,公子问我如何晓得这么多故事,我说,是从我祖父保藏的书里看来的。

“你识字?”他问。

当年袁氏虽可一手遮天,但毕竟要脸,没有让自家的人持续当皇后。当然,肥水也断不成流了外人田。荀氏与袁氏同出河北,乃是世交和姻亲。袁太后主事,将外甥女荀氏立为皇后,荀皇后的儿子立为太子。

沈冲的父亲与浩繁重臣来往密切,且经常在沈太前面前转悠,动静自是通达。

这日气候晴好,放学以后,公子和桓瓖来到城阳王府中,在他的园子里赏玉兰。

西南羌部,几年前已被驱出八百里外,何来抵抗,说到底,是朝廷不想将功绩给秦王。

当明天子,别处建立无多,生儿子倒是在行,有十七个。他立过两位皇后,后宫的宠妃年年创新。太子的生母荀皇后,就是当年扳连我入狱的袁太后和袁恢的外甥女。

天子的目标甚为明白,长幼有序,古来废立乃撼动根底的大事,不成草率。太子立了多年,虽不讨人喜好,但毕竟是嫡长。为长远计,天子想传位给皇太孙,便须得先留住太子。

公子无动于衷:“殿下还是先说说宫中何事。”

河西的战事,秦王本打得非常顺手,眼看着便要将叛党剿清。可在这时,朝廷俄然令秦王向西南抵抗羌人,另封新到任的凉州刺史荀尚为征西将军,假黄钺,都督凉州诸军事,率凉州之兵持续征讨秃发磐。

“你定然想。”公子半坐起,辩驳道,“你说过,你想看看你祖父去过的处所。”

那日,公子非常暴躁。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公子皱眉,道,“只怕残匪得以喘气,前功尽弃。”

城阳王不答,却忽而转头,看向我:“霓生,你看这兰叶是浓些好还是淡些好?”

“哦?”桓瓖笑了笑,“太子么,这也不是头一遭。”

我无所谓:“公子,我祖父去过的处所多了,看也看不过来。”

这并非功德。

我常常啼笑皆非,却又不由难过。

公子问:“那你怎做了奴婢?”

袁氏自发得今后可高枕无忧,但是乐极生悲。

“霓生,”他忽而道,“给我讲你祖父那些书中的故事。”

“怎会尽弃。”桓瓖不觉得然,“在朝廷眼中,秦王可比残匪要紧很多。”

“这还不止,第二日,太子与三皇兄到苑中骑马,太子教三皇兄去父皇面前替他求战,你们猜如何?他竟也真去了。”

我有些不欢畅,心想我看上去像个白丁么?

“霓生,你曾说你祖父也去过河西,你想去看看么?”听我讲完一个杀人奇案的故事以后,公子忽而问道。

这个太子,提及来,跟我还能扯上一点干系。

桓瓖和城阳王皆讶然:“哦?”

“我祖父乃读书人。”我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